鳩摩智身形略側,左掌平舉,右拳呼的一聲直擊而出,佛頂峰上一塊數千斤巨石,“鏜”的一聲,跳了起來。
這一拳明明是向前轟出,巨石卻向上飛起,可見其拳勁並非直來直去,而是剛中藏柔,好一招洛鐘東應。
恰在此時,沈煉已然躍起,眼看巨石飛衝而來,雙足重重踐踏而下。
醉神龜,鐵蹄震宇傲嘯吟!
巨石轟然砸落,再加上沈煉雙足的千斤墜力道,鳩摩智功力雖厚,桑結手印雖強,卻也不敢硬抗流星天墜。
鳩摩智腳踩少林大挪移身法,猛地躍開三尺距離,左手隨之轟出。
巨石被掌力轟的飛速旋轉,下落速度減緩,鳩摩智隨即袈裟輕拂,巨石化為碎塊,沈玉門掌力緊隨而至。
烈火熊熊,焚天滅地。
碎石頓時化為火雨,鋪天蓋地碾壓而下,桑結雙手結印,想要以外獅子印反擊,不想在烈火飛煙之中,一條長龍破空飛出,龍爪飛速抓向其胸腹。
龍影飛空,龍爪急舞,萬千爪影籠罩桑結周身要害,縱然他有密宗寶瓶大氣功護體,也難逃利爪碎骨之厄。
桑結看過沈煉的資料,知道沈煉乃是煉體高手,氣血如龍,力大無窮。
倘若與沈煉貼身近戰,乃至於雙手互抓,雙臂角力,無論他的功力是何等淵深莫測,也會被沈煉擰斷骨頭。
桑結不敢大意,雙手十指向掌心彎曲,左右手指交錯一起,右手拇指放在左手拇指上面,結成“內縛印”。
內縛印能隱藏自身存在感,把渾身氣機收攏於一點,既可潛伏刺殺,也能在戰鬥過程中,干擾對方的靈覺。
對付沈煉這種經驗豐富,戰鬥技巧爐火純青的高手,有玄奇的效果。
沈煉連出三十七爪,卻不能抓住桑結衣角,桑結正覺得得意,卻發現躲避利爪之時,後路竟然盡數被封住。
沈玉門已完成蓄力,火雲掌最強的天火焚城,籠罩鳩摩智和桑結,掌勢如隕石破空,飛襲襲至,所向披靡。
鳩摩智揮掌劈出火焰刀,想要破開烈火掌勁,卻不知這只是沈玉門的誘敵之計,掌力華而不實,真正的殺招,乃是緊隨其後的——陰陽大挪移!
此法本為挪移卸力,與明教乾坤大挪移、慕容家斗轉星移無甚區別。
不過張無忌隱居光明頂,平日時間實在是太閒,便結合太極玄功,把此法修改完善,威力比原版提升十倍。
即便面對功力遠遠勝出,武技玄妙莫測的高手,也能憑此進行周旋。
以柔克剛,以慢打快,以逸待勞。
或許不能憑此法反敗為勝,卻可以把重傷變為輕傷,換取逃命機會。
按照張無忌的想法,自然是沈玉門做事霸道,四處樹敵,很可能會遭遇諸多強敵圍攻,需要學點保命手段。
不想沈玉門囂張慣了,把這用於防禦的陰陽大挪移,變為束縛禁制。
九陽內勁形成正反氣牆,鳩摩智火焰刀雖然凌厲,卻只能斬破一層,真氣流轉之間,氣牆已然被修復完畢。
鳩摩智反應靈敏,眼見烈火氣牆碾壓而至,沉腰墜馬,轟出般若掌。
般若掌為少林八代方丈元元大師創出的絕學,是少林最高深的掌法。
掌力越練越強,招數愈練愈純,堪稱是學無止境,需領悟般若佛法,至剛至滿頓悟為至柔至空,方得終成。
練到大成之時,既不是空,也不是非空,掌力化於無形,沒有了色,沒有了受想行識,色是空,聲香味觸法也都是空,掌力是空,空即是掌力。
鳩摩智對武道充滿貪慾,自是領悟不了般若佛法,不過他天賦異稟,以密宗玄功催動,倒也有八九成威能。
憑掌力快速拉開距離,鳩摩智右手豎掌成刀,用出少林燃木刀法。
燃木刀法是少林第一快刀。
對著一截木柴連出八十一刀,刀氣不能損傷木柴分毫,僅憑摩擦生熱,便能點燃木柴,如此方才算是小成。
鳩摩智以燃木刀法的口訣,催動火焰刀秘訣,烈火刀氣層層疊疊,好似巨大的齒輪,要把沈玉門絞成粉碎。
眼看刀氣就要斬中沈玉門,一條手臂擋在沈玉門身前,赫然是沈煉。
鳩摩智出刀迅捷,沈煉出爪更是快如閃電,剎那間連出七八十爪,火焰刀氣應聲碎裂,桑結卻已補位上前。
沈煉分毫不懼,左手龍爪抓向鳩摩智肩膀,右手虎爪抓向桑結脈門。
“砰!砰!”
六條手臂對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