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內外暗流湧動。
暗流之所以是暗流,就是因為沒有拿到明面上,等到特殊時機,然後一口氣爆發出來,現在顯然不是時候。
既然沒有任何暗流爆發,金陵家家戶戶都是安安靜靜過年,不知不覺間到了春二月,二月初九,春闈之日。
科舉的重要性無需細說,經過數百年傳承發展,至今已經非常完備。
不僅是大明,滿清、蒙元、金國、遼國、大理、西夏、瓦剌、吐蕃,也有類似的政策,用於選用各種人才。
只不過若論傳承發展、文化底蘊、制度完備,異族遠遠比不得中原。
這麼說並不完全正確,因為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文化體系,在大明受到重用的人才,到滿清未必會受到重視。
同樣的,蒙元珍視的人才,到了中原之地,也可能沒有發揮的空間。
不管怎麼說,科舉考試,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是重中之重,六扇門捕神以下六大管事,盡數在考場外巡視。
大明科舉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童試:初級的地方縣、府考試,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實際上很多人考到鬚髮皆白,連個“童生”都沒撈到。
院試:在府、州的學院舉行,分為歲試和科試兩級,透過院試之後,就有秀才功名,比如同福客棧呂輕侯。
考中秀才已經算是很不錯,可以在尋常州府的書院,做個教書先生。
如果運氣好,家裡有點關係,也可以在縣衙做個師爺、書吏,雖然不會有什麼大前途,但至少能衣食無憂。
呂輕侯過得清苦,是因為他不甘心做教書先生,他想要繼續向上考。
事實證明,他有這個能力!
目前過的清苦,只不過是潛龍在淵之時的磨礪,等到他金榜題名,那便可以乘風化龍,此後的路一飛沖天。
鄉試:又稱大比、秋闈,每隔三年舉行一次,時間在八月份,透過後就是舉人,是呂輕侯目前奮鬥的目標。
古往今來最有名的舉人,可能是五十多歲中舉,然後歡喜的痰迷心竅,被岳父三巴掌打的恢復理智的那位。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噫,我中了!
不要覺得范進很可笑,有些人七老八十仍舊是秀才,甚至是童生,范進五十多歲中舉,才學算是非常不錯。
如果沒什麼背景,只能挑燈夜戰,寒窗苦讀,準備考研考公的學子,對於范進的舉動,或許會更加理解吧。
都不容易!
真的很不容易!
“金榜題名”四個字,哪怕再過一千年兩千年,也是天大的喜事!
另外,注意這四個字怎麼寫,如果寫了錯別字,怕是很難金榜題名。
會試:鄉試後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舉行於京師禮部,又稱春闈,是影視劇中最為常見的“科舉考試”。
考中了可以參加殿試,沒考中也能做個小官,或收入國子監為監生。
殿試:最後一級考試,無所謂考中和沒考中,到了這一級別,只要不是故意犯錯誤,基本上都能有官做。
狀元、榜眼、探花,也是在殿試時由皇帝欽點,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無數讀書人都在追求這個。
可以說是追求功名利祿,也可以說是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