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庶領悟出古拙雄偉的拳招,也就是朝陽九絕中的“大伏魔拳法”,晚年時又有改進,創出“大伏魔印”。
大伏魔印乃是朝陽觀嫡傳絕學,亦是青城派最強拳招,整個朝陽觀,能夠施展大伏魔印的,僅有一人而已。
元元大師領悟“十二擒龍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擒龍功”,堪稱是七十二絕技中,最難學的幾門絕技。
元元大師的成就不止如此,少林第一神掌般若掌,也是元元大師所創。
在少林歷代方丈中,元元大師的修為不是最高,但對於武學的參悟,對於少林的發展,至少能排在前五。
距離兩位先賢創出絕學,已經過了三百餘年,藤蔓越發威武粗壯,乃是華山至寶,歷代掌門均有所參悟。
華山派的破玉拳法、劈石拳法、希夷劍法、金龍劍法,均是從此領悟。
眾人瞻仰一陣,緩步上山,經桃花坪,過希夷匣,登莎夢坪,華山棧道愈行愈險,不愧是天下險峻奇山。
令狐沖自幼在山間玩耍,對此自是毫不在意,風四娘更是如履平地,唯獨左詩根基稍差,有些堅持不住。
好在沈煉煉體有成,伸手輕輕搭住左詩的纖腰,帶著她一路到了絕巔。
令狐沖指向一處平臺:“那裡就是華山論劍之所,可惜時間久遠,昔年那些武道刻痕,早已失去了真意。”
沈煉笑道:“令狐兄此言差矣,那些東西不過是死物,沒了就沒了。
只要有源源不斷的後人至此,只要後人記得先賢精神,就算整座山峰被時光夷為平地,不也是萬古流傳?”
令狐沖聞言豪氣大生,他本就是熱血之人,聞言更是覺得熱血沸騰。
“沈兄既然提及先賢,不如咱們幾個效仿先賢,在此切磋劍術如何?”
“久聞華山劍術玄妙,既然令狐兄想要論劍,我等怎能拒絕呢?”
沈煉單手一揮,非攻變為長劍。
令狐沖上山並未攜帶兵刃,非攻和他全不契合,神兵有靈,萬難施展。
沈煉折了幾根樹枝,用非攻削成長劍形狀,一人一把,持劍而立。
令狐沖知曉沈煉武功淵深,嶽不群也曾千叮萬囑,不可與沈煉動武。
但他此刻熱血上湧,氣血勃發,哪還顧得上嶽不群的叮囑?
就算陳摶在世,真武臨凡,呂祖御劍而來,令狐沖也敢揮劍砍過去。
能否取勝是一回事。
有沒有拔劍的勇氣,是另一回事。
你可以說他莽撞,可以說他不懂收斂脾氣,但不能否認他的熱血。
“嗤!”
令狐沖揮劍刺向沈煉。
他雖然熱血上湧,卻也牢記師門的規矩,用的是“蒼松迎客”,以此招來表示禮敬,接下來才會是殺招。
沈煉甚少用劍,但對付令狐沖,卻是綽綽有餘,用什麼都無所謂。
上山之後,沈煉敏銳察覺到,有一股強大的氣機半路跟隨,心知此人必然是風清揚,便想把他引出來。
眼見令狐沖揮劍刺來,沈煉手中木劍“呼”的斬出,用的是重劍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