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天,所有商鋪都已經打烊,沈煉卻仍舊能吃到熱乎乎的饅頭。
不僅有又熱又軟的饅頭,還有芳香撲鼻的燒雞,以及老湯製作的雞滷。
老魯饅頭店!
這是家很尋常的饅頭店,開店的是個老頭子,他沒有名字,沒有過去,因為是從魯地來的,所以自稱老魯。
老魯的脾氣不是很好,但他的生意卻非常不錯,因為他擅長蒸饅頭,也擅長做燒雞,熬湯的手藝更是絕頂。
滷出來的雞大概分為三種:
燒雞、滷雞、扒雞。
滷雞不需要過油,焯水過後直接滷製,著重的是滷水香料的味道。
燒雞需要過油,滷的時間略短,口感微幹,肉香撲鼻,更有嚼勁。
扒雞同樣需要過油,滷的時間至少要兩個時辰,上桌之後,用筷子對著雞輕輕一扒,雞肉雞骨就會分離。
老魯家傳的手藝是扒雞,但做扒雞太麻煩,所以他改做燒雞,生意反而比以前更好,然後他就越來越懶。
能讓一個大懶人,在三更天送上饅頭和燒雞,絕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在丁喜在這裡。
討人喜歡的丁喜,總是能夠讓很多人喜歡,也能讓很多人為他破例。
老魯蒸的饅頭,比起左詩的要稍遜一些,燒雞的手藝差不多,但他製作的那碗雞滷,卻比左詩要強出許多。
饅頭蘸雞滷,能把鼻子吃歪了。
沈煉主修煉體,飯量極大,消化極快,肚皮堪稱無底洞,片刻時間,已經蘸著那碗雞滷,吃了三個大饅頭。
小馬和丁喜都是大肚漢,王大小姐和鄧定侯的飯量也不算少,但他們四個加起來,也僅僅比沈煉稍勝半分。
首次看到沈煉吃飯的人,都會有種飯桶成精的感覺,沈煉不僅吃得多,而且吃得快,偏偏吃相非常優雅。
似乎是在細嚼慢嚥,又似乎是在小口慢嘗,但就是吃的特別快。
吃到最後,就連小馬這種莽漢,也滿是震驚的看著沈煉,想要看看沈煉究竟是飯桶成精,還是駱駝成精。
“看我做什麼?如果你實在是睡不著覺,可以看看歸東景寫的信。”
沈煉沒有看信。
丁喜沒有看信。
小馬從來不看這些。
蠟丸藏在胃中,比較汙穢,王大小姐頗有不便,算來算去,只有鄧定侯適合看信,他早就想看看這封信。
捏碎蠟丸,鄧定侯驚訝的發現,歸東景的回信寫的非常直白,沒有任何的遮遮掩掩,足以證明他是叛徒。
以歸東景的狡猾,本不該如此。
鄧定侯原本覺得有鬼,轉念一想又覺得很正常,是自己想得多了。
如果這封信沒有被發現,那就能夠調動餓虎崗的人馬,如果這封信被沈煉發現,無論寫了什麼都會是證據。
隱秘暗語,這些有意義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