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次金剛宗之行,長鶴道士心中對和尚這個群體就更為厭惡了。
當年他因為和明德的關係,對金剛宗滋生的一些同情也已經消失的一乾二淨。
師徒兩一頓肉食吃下來,都是渾身氣血燥熱旺盛,心情也很是高興起來。
感受著周圍凜冽的寒風,看著夜空下那一座座山峰上的皚皚白雪,天池冰面上倒映著火堆的光暈,長鶴道士眼中光芒閃爍,道:“王程,我們在這裡住幾天再走。”
王程稍微一想,也順著師傅的目光看向四周,感受著體內氣血在嚴寒下的加快運轉,頓時明白過來:“師傅想在這裡潛修幾天?”
一般來說,氣候惡劣的地方,都是潛修的好地方,所以當年的苦行僧都是去苦寒之地步行,以此來錘鍊自己的心智和武學。
苦寒之地的武學門派,也比中原之地的武學門派要來的厲害一些,因為人家天生就有環境這個敵人需要不停的抗爭,就能得到更多的鍛鍊。
金剛宗和大雪山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長鶴道士站起身來,兩步來到天池邊,輕聲說道:“不錯。你可知道金剛宗祖師爺當年從印度一路走到西北,為何落腳在這裡,將山門放在天池深處?”
寒風冷厲!
環境惡劣!
還有水汽!
王程的心中光芒閃爍,一邊吃著手中最後剩下的的一塊烤肉,一邊在心中不斷的體會龍象拳法,以及金剛佛陀秘法。
他發現不論是龍象拳法,還是金剛佛陀秘法,都是至陽至剛的武學秘法。
這兩門武學不論是內家呼吸秘法,還是樁法以及拳法,都是剛猛無比,純陽至剛,如此就會過剛易折,孤陽不生!
心中一片明悟,王程恍然道:“佛門武學大多都是純陽至剛,尤其是專注於戰鬥降魔的金剛一脈更是如此。所以金剛宗祖師爺為了平衡陰陽,將金剛宗師門放在了西北這貧寒之地,靠近天池邊?藉助天池陰氣來平衡金剛宗武學過於強盛的陽氣?”
長鶴道士邁開步伐走在冰面上,點頭說道:“不錯,我就知道以你的悟效能看到這一點。當初金剛宗祖師爺所想的就是如此。金剛宗祖師爺一千五百年前判出印度佛門的時候,只是一個很尋常的高手,算不上頂尖,所以印度佛門對他出走也不以為意。可是當他在西北潛修五十年再回到印度佛門的時候,就直接成為了佛門第一高手,整個印度佛門上下,無人是其對手。”
說到這裡,老道士對那位金剛宗祖師爺也很是敬佩,這幾乎就是經典的普通人逆襲天才的例子,身為普通人的老道士對此最是羨慕欽佩,只可惜他做不到。
“金剛宗祖師爺在佛門內,首次以金剛一脈證得佛陀境界。如果當年他留在印度佛門,地位可以成為與佛門之祖釋迦摩尼相提並論!”
“只可惜,他將印度佛門高手挑戰一遍,一一擊敗之後,就離開了,然後依舊回西北之地發展自己的宗門。所以印度佛門不承認其修為和地位,反而將其渲染成為佛門敗類,欲殺之而後快。”
“印度佛門和金剛宗之間的鬥爭就持續了一千多年。”
“幾十年前,金剛宗發生滅門慘禍,一半是印度佛門的出手,一半是老毛子的原因,明燁其實只是其中的一顆棋子而已!”
說到這裡,長鶴道士的聲音也滿是唏噓。
他本人對明燁也很是痛恨,不過卻不是對其人品的痛恨,畢竟對方欺師滅祖也和自己關係不大。只因為明燁當年和老毛子合作,給國內製造了不少的麻煩,讓老道士他損失了不少兄弟朋友。
兩者之間的仇恨是國仇!
而金剛宗祖師爺,其實真的是一個偉大的人物,尤其是在佛門的地位,堪比釋迦摩尼。只可惜他不曾記載在任何的歷史文獻和宗教文獻上,不被世人所知,不被佛門所承認。
印度佛門不承認其地位,中華大地的佛門也不承認其地位,金剛宗就獨立一脈在西北之地屹立一千五百多年而不倒,幾乎與少林的歷史相當。可最後這座金剛終究是在五十年前倒下,遭遇滅門,至今明燈一死,金剛宗幾乎可以說是徹底斷了傳承。
或者,老道士認為金剛宗的一部分傳承落在了武聖山弟子王程的身上。
所以,長鶴道士才會將這些資訊講述給王程,畢竟王程身負金剛宗兩大絕學,龍象拳法和掌門武學,可以讓他對這兩門武學有更清晰的認識!
王程吃完最後一塊烤肉,摸了摸紅雪湊過來的腦袋,也來到冰面上,頓時一股刺骨的寒意再次襲來,直入人心底。為了維持體溫,他感覺體內全身血液自動加速運轉,體溫微微身高,變成了一座火爐一般,一股股熱氣蒸騰開來。
頓時,王程身周就出現了一股霧氣,在這清冷的地方,如仙人一般。
西北,尤其是西北的北疆區域,在冬天最冷的時候可以達到零下四五十度,將水潑在地上幾乎立即就能凝聚成冰。
這麼刺骨的寒冷侵襲著王程,讓他的氣血越加旺盛,心中金剛之意也越發的清晰,讓他整顆心都暖融融的,對抗寒冷。
所以,王程從氣血到精氣神,都變得異常的敏銳而溫暖。
這就是金剛宗武學在這天寒地凍的天池之地發生的奇妙變化。
王程也在這一瞬間明白了,當年金剛宗祖師爺為何在這裡紮根的原因,只能說那位印度和尚來這裡得到了奇遇,然後成為了絕世高手。
“在天池之地修煉至陽至剛的武學,果然相得益彰,內外陰陽互補之下,修煉效果出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