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醫鼎》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先祝賀大家勞動節快樂,祝大家都玩兒的快樂,可憐我還要碼字,今天陪老媽轉了半天累的不行,午覺也沒睡,堅持寫了一章更新。所以,今天估計就只有一更了……抱歉……這個月的更新,應該也是每天一更,再次說聲抱歉,畢竟昨天晚上才說了要兩更的。可是,我想了想,還是這個月一更,讓我休整一下,希望大家理解,也能諒解,不要停下對我的支援呀。
原因呢,就是因為這本書寫到現在,也有些累了,上架四個月,大家看我字數就知道我有多努力了。寫到現在呢,書中的情節也逐漸正式地拉開大幕,所以我想調整一下狀態,也思考一下以後的節奏,能給大家寫一本更好的書。
以後的更新節奏,我想了想,就以連續兩個月兩更,然後一個月一更為規律,如此迴圈,希望大家理解並且支援。
拜謝!)
“你自己小心吧。”
李成瓏沉聲說了一句,氣息調整之後,立即就出手了。
不得不說,李氏不愧是大姓,在武術界,就有好幾個姓李的武術世家,並且還不是來自同一個流派的。李氏形意拳最初傳自神話宗師李洛能,現在也有好幾個流派。而這個李成瓏傳自的李景林一脈,更是民國時期第一劍術高手,當時其本身職位是將軍,統領兵馬,同時兼任中央國術館副館長。
李景林可以說是亂世英雄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可惜死的早了,除了在國術上有一番成就,推行了國術的傳播,並沒有其他值得稱道的成績。
不過,王程不敢絲毫小看李成瓏,不只是看在李景林的面子上,也是看在其劍術修為上。因為王程和刀法高手伊賀鳴承交手之後,對用兵刃的高手都很是忌憚。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景林的劍術當年乃是傳自武當一脈,同樣也是道門劍法。只是後來李景林武學大成,將國術的一些殺敵之道融入了自己的劍法,提升了殺傷力,從此也自成一脈,堪稱一代劍術宗師。
但是,其劍法核心還是武當道門一脈,比較大氣中正。
李成瓏出手並沒有用真正的劍,畢竟不是生死之戰,只算是切磋,用真劍的話,一時收不住手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一揮手,李成瓏的手中出現了一把三尺長的木劍,劍身筆直,劍鋒也削的很鋒銳,腳下赫然也踩出了半個太極,木劍呼嘯而出,也劃過一個半圓,朝著王程的咽喉而來。
果然核心還是道門一脈。
王程心中大定,神色平靜,如剛才面對廖元江一樣站著一動不動,任由李成瓏的木劍呼嘯而來。
論對道門的理解,在場誰能和他相比?
剎那間。
王程平靜地心中一絲波瀾出現,手掌隨心而動,呼吸變化,掌心也隨之一變,兩根手指瞬間伸了出來。
嗤!
一摩擦之聲響起。
廖元江和黃德林,以及霍有文和張紹雲,都看的瞪大了眼睛。
只見場中,王程的右手食指和中指突然詭異地將李成瓏的木劍劍尖夾在了中間。李成瓏雙眼閃爍出光暈,隨後加大力道,木劍與王程的兩根手指發生劇烈的摩擦,甚至摩擦地滋生出了一道煙塵,木劍表面也出現了一絲烏黑。
劍尖也在下一刻停在了王程的面前,距離他的咽喉只有不到兩指的距離。
可惜,李成瓏的木劍就是無法再繼續前進了。
兩人都保持著動作一動不動,王程的手指和李成瓏的胳膊都微微顫抖,顯然還在做最後的較量,木劍也是晃動不已。
啪!
突然一聲脆響發出。
李成瓏手中的木劍終於是不堪重負,從中間被巨大的力量折斷成為兩截,一截在他手中,一截在王程兩指之間。同時他控制不住力道,也向前走了一步之後,站在了王程面前,面色微紅。
而王程面色依舊如常,呼吸都沒有多少起伏,剛才和對方比拼力道,他根本不懼。李成瓏主修劍法,在內家修為上必定不如主修拳法的武者;更何況,武聖山內家拳法在氣血搬運方面,可稱天下第一。如此也可以說是王程佔了便宜,因為李成瓏的劍法根本沒有發揮出多少威力。
“承讓。”
王程將手中半截木劍隨手遞給李成瓏,淡淡地說道。
李成瓏的面色難看不已,冷哼一聲,將木劍接過之後,沉聲道:“你的拳法的確厲害,可這終究不是你武聖山拳法,你的地煞拳法有長鶴道長的幾分火候?”
武聖山因為長鶴道士的緣故,諸多人的印象還是以地煞拳法為主的,只有極少數人知道武聖山武學在地煞拳法之上還有兩門更為奇妙強勢的拳法。
王程淡淡地笑道:“不到兩成,不過我暫時放棄了地煞拳法。”
黃德林和廖元江都豎起耳朵聽著。
李成瓏立即皺眉質問道:“為何放棄?因為道門太極?如果你這太極被武當山的人看到了,麻煩很大。”
武當山的地位與少林相當,是現在天下間最大的兩個傳承久遠的名門正派,一道一佛,一南一北,修煉國術的武者都對其很是尊重。
而武當山最讓人記住的,無疑就是太極,這個太極不是現代國術當中的太極拳,而是純粹的道門太極。
王程聽師傅說起過武當太極,不過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心中也知道,自己選擇了修煉張三丰親手記錄的太極拳,日後必定會面對武當山的責問,處理不慎,可能就會引發武當山和武聖山的敵對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