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遙遙在望,官道上也變得熱鬧起來,來往的行人與車隊川流不息,河道上也出現了不少船隻,翠綠的田野上,隨處可見忙碌的農夫,看起來竟然與金陵城外的情景有些相似。
李節看著遠處的開封城牆也十分興奮,其實大明最初的北京就是指開封,那還是老朱剛剛稱帝時,打下開封並且親自前來巡視,當時不少人都勸他把開封立為國都,不過老朱巡視了一遍後只是把開封設為北京。
後來在洪武十一年時,老朱卻把北京的稱號給廢除了,主要是他把兒子朱橚封為周王,藩地就是在開封,一般來說,國都肯定不能讓藩王就藩,哪怕是陪都也不行,所以開封就失去了北京的稱號,後來朱棣奪得皇位,遷都北平府後,又把北平改名為北京。
朱標這時也一臉興奮的打量著開封城,他也是第一次來開封,對於這座前宋的都城,他只從書中瞭解過,對於書中描述的那個“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開封城,他也十分的嚮往,甚至他還收藏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可惜只是前人臨摹的作品,至於真品他也沒有見過。
不過隨著隊伍來到開封城下後,李節和朱標卻失望的發現,開封城其實已經顯得有些破舊,甚至城牆上還有修補的痕跡,有一些比較舊的牆面上,還留下一些或深或淺的傷痕,有經驗的人,甚至能從這些痕跡中判斷出當年攻城戰的慘烈。
看到那些破舊的城牆,李節和朱標也不禁對視一眼,兩人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之前收集的,關於開封的情報。
北宋滅亡後,開封就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後來金朝雖然也一度以開封為陪都,但蒙古滅金,再加上後來元末戰亂時,小明王韓林兒率領的紅巾軍,也一度以開封為國都,與蒙古人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可以說開封城曾經幾度毀於戰火之中,現在的開封早就不是當年那個繁華無比的東京汴梁了,甚至整個開封的人口也只有二十多萬,這已經是開封城內與城外鄉村的總人口。
“來之前父皇就說過,開封是他最不看好的城市,因為當初他來開封巡視時,就發現開封早就毀於戰火,哪怕立為國都,恐怕也難以恢復當年的繁華。”這時朱標也忽然嘆了口氣道。
“是啊,陛下還說過,開封地勢太低,旁邊的黃河水面高於地面,很容易被人挖開黃河引水淹城,當年金滅北宋時,就曾經引水淹城,所以這裡並不適合做國都。”李節這時也嘆了口氣道。
當初老朱來開封巡視,那麼多人勸他將開封立國都,畢竟開封的名氣實在太大了,可是身為戰略大師的老朱卻一眼就看出了開封在地勢上的缺陷,所以放棄了這個想法,這也是李節和朱標在來之前,老朱和他們說自己並不看好開封的主要原因。
隊伍來到開封城下時,城門前也有不少的官員前來迎接,不過為首的卻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看起來和朱允熥差不多大,但卻一臉的嚴肅,見到朱標下車後,也立刻上前行禮道:“臣朱有燉拜見太子殿下!”
這個朱有燉正是周王朱橚的兒子,前年朱橚擅自離開開封去了鳳陽,惹得老朱大怒,本來要把他貶到雲南的,但後來還是捨不得,於是就把朱橚召到京城軟禁,留下朱有燉替朱橚鎮守開封。
朱標看到侄子也十分高興,當即上前扶住朱有燉笑道:“侄兒不必多禮,你父親在京城,不過估計今年就能回來了,這兩年也辛苦你了!”
“父親最近寫信也說了要回來的事,而且父親在信上還說,多虧了太子殿下為他求情,否則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朱有燉說到這裡也再次向朱標行禮道。
不過朱標卻一把將他拉起來笑道:“你這小子別老是殿下、殿下的叫,叫我大伯,什麼時候和我變得這麼生份了,當初你剛出生時,我可還抱過你呢!”
聽到朱標這麼說,朱有燉也不好意思的一笑,隨即改口道:“大伯教訓的是,是侄兒太生份了,這段時間大伯在開封,侄兒也剛好可以聆聽大伯的教誨!”
看到朱有燉表現的如此有禮有節,朱標也大喜過望,當即拉過李節笑著對他道:“看到沒有,若是允炆和允熥像有燉這樣,我可就省心多了!”
“這位就是靖海伯吧?”沒想到朱有燉打量了李節幾眼,隨即竟然一口叫破他的身份。
“在下李節,拜見周王世子!”李節對朱有燉的聰慧也感到驚訝,當即笑著向他行禮道。
“姐夫太客氣了,我在開封也能經常聽到姐夫的名字,心中也對姐夫敬佩不已,今日得見,實在是三生有幸!”朱有燉這時也向李節回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