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吳昌抽了口冷氣,要知道以他自己的速度看桌子上的那摞書,至少要看半個月,他當時想年輕人看的快一點,十天都差不多了。
那知道張宇一下午就看完了,他皺了皺眉頭,很嚴肅的對張宇說道:“看書就是為了解惑,囫圇吞棗是沒有效果的。”
他還以為張宇太年輕了,看書如同走馬觀花,瀏覽過去的。
“我真的都看完了,不相信你提問。”張宇知道吳昌誤會他了,不由得說道。
聽到張宇的辯解,吳昌暗歎了口氣,心想現在年輕人就是著急,殊不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哦,那好,那我問問你《陳公雜病錄》裡第三章關於心臟病的案例是怎麼解決的?”為了讓張宇認識到錯誤,吳昌拿起《陳公雜病錄》隨意翻了一篇說道。
“這個案例陳公用了三種辦法......”見吳昌要考自己,張宇也不慌張,他侃侃而談。
從開始的不在意,到後來的震驚,吳昌都找不到任何形容詞來形容張宇超強的記憶能力,不管他拿桌子的任何一本書,翻到任何一頁,張宇總能將書上的內容背出來。
記憶力超強的人大有人在,吳昌見多識廣也不覺為奇,可張宇不僅能將內容背出來,還能將自己理解的想法說出來,並且能提出疑問,吳昌完全震驚了。
吳昌終於知道為什麼霍老要收張宇為徒,光靠這恐怖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張宇在中醫這一行註定了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說不定中醫因此再次成為國人治療方式的主流。
為什麼中醫那麼難推廣?
是因為太多東西需要記憶!賺錢少!
為什麼西醫那麼多人能學?
那是因為西醫就一套公式,賺錢多!
一個合格的中醫不僅要長時間的記住各種中藥材的炮製,藥效,還要知道用量。兩個相同病症的病人可能會出現兩個不同的藥單,而且中醫也喜歡預防疾病,治病於萌芽狀態。
扁鵲見蔡桓公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大凡真正牛逼的醫生,治病看人特別準,一副中藥療程就能治療好病。
西醫則不然,它簡單,簡單到是個人都能學。西醫是一套公式,只要看到病症直接往上套就行了,同一病症開的藥絕對一模一樣。
西醫喜歡一刀切,那裡不舒服,切!
那裡有腫瘤,切!
而且西醫還喜歡給人開一輩子的藥,比如糖尿病,既然治不好為什麼還要別人吃藥,藥吃多了副作用肯定大,肝臟破壞了到底算誰的。
一個記憶力和理解能力超群的學生絕對是所有老國醫的最愛,吳昌這也明白為什麼王老和徐老搶著要教張宇了,名師好找,可能繼承衣缽的徒弟真的很難找。
想到這裡,吳昌不由有種找到寶藏的感覺,眼前的張宇就如同一顆蒙塵的明珠,只要輕輕擦拭,就能光華萬丈。
“我以前不知道你的情況,現在學習計劃可能要變一下了。”吳昌將手中的書本放在桌子上說道。他還記得大師兄袁能家裡還有一些珍藏的書籍,想他身體問題後,那麼多年沒有踏入醫界,張宇的情況肯定能讓他興奮的。
想到這裡,吳昌也激動起來,他站起繞著書房走了幾圈,緊接著說道:“你先在這裡等著,我出去一下馬上回來。”
“啊?好的。”張宇詫異的看著吳昌小跑跑出房間,很快駕駛著車子離開小區。
“到底發生了什麼?”張宇聳了聳肩,他在書房裡看了看,挑了幾本感興趣的醫書坐在書桌上看了起來。
吳昌很快駕車來到袁能家,想起大師兄袁能,吳昌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