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分兩種簽約模式,一種高福利簽約,一種普通簽約。”陳倉說道。
杭雨思索了一會,感覺這種模式還行,貌似挺適合傳統頻道的。
“傳統文學”跟“流行文學”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就是流行文學可以透過不間歇的爽劇情來吸引讀者追更,從而不停地產生資料,編輯可以根據資料來衡量一本書的好壞。
但“傳統文學”不能,因為這類文學不適合追更,也不能用資料來衡量好壞。既然資料不能衡量,編輯的眼光便佔據主動。
陳倉的做法,便是從編輯的眼光來入手,為傳統頻道制定獨特模式。
“可以試試。”杭雨說道。
沒有做過的東西,前世也沒有接觸過,杭雨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江志森也有點欣賞陳倉了,大家都是第一次做傳統頻道,但陳倉敢於創新,見解獨到,可比他的建議要周全要先進許多。
解決了江志森的麻煩,隨後陳倉提出要儘快發展流行頻道,去其他網站挖人。
值得一提,最近某點的大雞雞跳槽到縱橫網,在網上掀起一輪熱潮。緊接著,某點蛤蟆狂刀金冠等知名作者紛紛跳槽,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
“按部就班的發展太慢了,我們需要更多推廣,更多成熟的作者。縱橫可以挖走那麼多知名作者,我們也可以,還能順便在網上炒作一波。”陳倉說道。
“挖人是個不錯的辦法,但我不建議挖知名作者。”杭雨說道:“一來知名作者太貴了,二來我們的網文規則和某點不一樣。大神級作者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習慣,驕傲,他們來了肯定水土不服,搞不好神格降級,到時候就白花錢了。”
“有這個可能。”陳倉沒有想到水土不服的問題。
“挖一個大神作者的錢,可以挖幾十個小神了。這樣,你就專門挖那些中端作者,越多越好。大部分中端作者都不在乎文風驕傲之類的,只要能賺錢,他們的適應力可比大神好多了。”杭雨說道。
“有道理。”陳倉眼睛一亮。
杭雨之所以能提出這番見解,是因為他知道縱橫的下場。
沒有獨特的網站風格,沒有足夠的中基層作者,僅靠幾個大神是成不了事的。底層作者不需要挖,只要福利好就有人來,主要是經驗豐富,善於寫套路文的中層作者。
網文高產,同樣的,讀者胃口也很大。
大神顯然滿足不了讀者的胃口,而一大批中層作者,他們可以提供大量質量不錯的套路文,讓讀者看的沒完,看個過癮。
“不僅是某點,還可以去其他網站挖中層作者,多多益善。”杭雨說道。
“我明白。”陳倉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