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壩東灘,位於馬溝鎮街尾南面五里多遠的地方,離馬溝鎮鎮河馬沙河的下游兩千米左右的東邊。
蕭勇鎖好門,直接朝東灘養豬場走去。
對自己爹媽創辦的這個養豬場,蕭勇幾次暗中觀察下,已經十分熟悉。
去年搬家到鎮上後,一下子沒有事情做,算是脫產了的蕭明遠和黃素華,感到十分無聊。
兩人在街上閒逛的時候,聽說鎮上出了一個規模化養殖補貼的政策。猶豫了很久,兩人最終拿著徵地拆遷補貼還完欠賬後剩下的錢,加上蕭勇這一年多陸陸續續給他們的錢,一共有二十來萬,全部投入到這個養豬場中。
為了拿到鎮上的養殖補貼,東灘養豬場,完全按照鎮上的要求來建的,豬舍、汙水糞便處理池、飼料配置室、飼料存放倉庫、防疫室……全都配置到位,手裡的錢也差不多全部花完。
豬舍採用水泥磚加上彩鋼板建設而成,哪怕豬舍其實打掃得很勤,但是離得遠遠地,蕭勇還是能夠聞到豬糞的味道。
蕭勇來到東灘養豬場的時候,阿爹和老媽,以及請來幫忙的兩位員工,跟在鎮上獸醫站一位五十來歲的專業技術員後面,聽他講解養豬的技術以及防疫要求。
“小夥子,你在外面等會,先別進來,消毒之後才能進入養豬場。”
蕭勇準備走進養豬場,獸醫站技術員阻止他道。
“勇崽,這是楊專家,你在外面等我們一會,省得進來還要噴一身消毒水,我們這裡就快忙完了。”蕭媽笑著對站在豬舍外邊的蕭勇說道。
“楊專家你好,媽,我還是進來看看吧,消毒水在哪,我噴一遍就是了,還能幫你們乾乾活。”
“就在飼料配置間旁邊,那個綠色的噴霧器,裡面裝得有消毒水,你會用嗎?”
“會,壓兩下,開啟開關,對著身上噴一遍就行了吧?”
“對,楊專家,要不我們歇一會,等我兒子消完毒進來了你再講,讓他也聽一聽。”蕭媽朝蕭勇點了點頭,對獸醫站的楊專家說道。
“好呀,蕭老闆,你們開這麼大一個養豬場,也該讓年輕人來幫幫忙。”
“楊專家,你是不知道,明遠大哥家的蕭勇,挺能幹的,明遠哥和素華嫂子,能夠開辦這麼大一個養豬場,裡面有蕭勇的份,是吧,素華嫂子。”養豬場的一名員工,四十歲出頭的胡桂花說道。
“是的,桂花妹子,我家蕭勇,現在在一個農業種植公司上班,他們老闆挺器重他的,現在他的月工資,都已經上萬。”黃素華驕傲的說道。
“月薪上萬,難怪能開起來這麼大的養豬場,現在豬價上漲得很兇,養豬場現在已經存欄兩百頭豬,今年過年,能夠出欄六十頭,明遠大哥,你家算是起來了。”另一位員工,三十七歲的趙廷杉說道。
“勇崽工資雖然不錯,可是一年到頭,也沒有幾天在家裡,都二十六了,還不想著成個家,讓我跟他阿爹著急得不行。”
“黃大妹子,現在年輕人想法比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多,我家的小子也是這樣,每次催他,就會跟我和他媽吵架,現在我都不愛說他了。”楊專家搖著頭說道。
“楊專家,你家孩子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