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嗎?我在網上看過這個地方的介紹,好像是沙漠之中的綠洲,非常的漂亮啊!那可是我人生遺願清單中必去的一個景點。”
“我也在網上看到過,那景色極具西域風情,猶如人間仙境,沒想到我們的行程竟然還包括月牙泉,這也太棒了!”
聽到說要去月牙泉,一群學生們很是激動和興奮,畢竟全世界像月牙泉這樣的景點還是相當少的。
如今他們能夠前往遊玩,關鍵還有秦遠這個偶像作伴,他們自然無比的激動了。
其實按照原計劃,秦遠只會跟他們待上半天的時間,不過聽到方龍說還要去月牙泉,秦遠便暫時改了主意,因為他本來也是要去月牙泉的。
作為敦煌的一個5A級景區之一,月牙泉可是來敦煌旅遊的必打卡之地,他自然不能錯過了。
既然現在他們也要去,那麼幹脆就一起了,省得自己一個人去,這樣還能夠免一次門票費用。
吃飽飯後,一行人就乘坐大巴來到了月牙泉景區的大門口,這個景區秦遠也是第一次來。
不過因為月牙泉在國內也是一個極為爆火的景點,所以他有提前在網上做攻略。
因此對於月牙泉的相關資訊還是相當熟悉的,所以一到月牙泉,秦遠就又被大夥要求講解。
對此秦遠笑了笑,便又變成了秦導遊,開始跟大家介紹起月牙泉的相關資訊來。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位於甘肅酒泉敦煌城南5千米處,佔地面積為76.82平方千米。
核心景區面積界定為12.79平方千米,是我們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以“山泉共處,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其中月牙泉其實只是整個景區內的一個景點之一,除了月牙泉外,還有民俗博物館,鳴沙山等景點。
我們現在先去民俗博物館看看,民俗博物館始建於1988年,建築面積4300平方米,採用古堡式建築結構。
館內彙集了敦煌民間建築、生活習俗、傳統文化的精髓。
其佈局沿襲了敦煌民間傳統宅院的風格,陳設有反映敦煌近代民間生產、生活、宗教、文化等內容的大量展品,是集中展示近代敦煌民俗文化的基地。
從這裡面我們可以大致的看到曾經的敦煌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對於瞭解敦煌的風俗文化很有幫助。”
在導遊的帶領下,秦遠一行人來到了景區的第一個景點民俗博物館。
所謂的博物館其實就是一個當地風格的民俗建築,裡面的空間並不大,也沒有什麼太名貴的東西。
裡面展示的都是敦煌人民曾經用的住的一些東西,說不上有趣,但是卻能夠讓人長見識。
特別是對於一群來自法國的大學生來說,這些東西就更是聞所未聞了,所以他們看的是津津有味。
在民宿博物館呆了差不多20多分鐘,一群人就直接朝著鳴沙山的方向走去。
“現在咱們前往的地方就是鳴沙山了,鳴沙山東西長40餘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
因沙動成響而得名,鳴沙山以東是三危山,以南是黑石峰山,以西為戈壁和庫姆塔格沙漠。
攜帶沙質較多的西風和北風在這裡受到山體的阻攔,使風中的沙粒沉降下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鳴沙山。
在風力作用下,鳴沙山“經宿風吹,轍復如舊”,總是保持著一定的高度和不變的形態。
千百年來鳴沙山依舊巍然屹立,鳴沙之聲仍然不絕於耳,敦煌古稱沙州即得名於此。
鳴沙山主要的遊玩專案有兩個,一個是騎駱駝,還有一個就是爬沙梯了。
因為只有爬上沙梯走到鳴沙山的山頭,才能夠俯瞰一整個月牙泉,那景色可是非常漂亮的。
不過我看網上的攻略,說是先去月牙泉裡面逛逛,等把月牙泉逛完了。
然後傍晚的時候再爬上鳴沙山看日落和夜景,所以你們是想要先爬鳴沙山,還是去月牙泉呢?”
秦遠笑著看著一群學生問道。
“我們想要騎駱駝,我們想要體驗古時候絲綢之路的感覺。”
“對,我們想要騎駱駝,我在網上看到很多遊客過來這裡都有騎駱駝,我們也想要騎。”
此刻不管是國內的學生,還是法國的學生都喃喃著要騎駱駝,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