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潛入水中,秦遠就像是變成了一條魚兒一般,身體以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朝著深海之中急速游去。
他的速度快到身穿專業潛水服的水下攝影師都趕不上的地步,最後攝影師只能無奈的操控水下機器人跟蹤拍攝。
見他下潛的速度如此之快,鄭國雄整個人都驚呆了,不過在震驚過後,他的臉上卻是露出了一抹暗喜之色。
因為作為一個專業的潛水運動員,他非常清楚徒手潛水最關鍵的要素是什麼,是儘量的儲存自己的體力。
因為下潛的深度越大,身體所要承受的水壓就越強,基本上十米就是普通人的一個坎了。
90%的人很難下潛到10米往下的地方,要麼身體受不了那個水壓,要麼就是氣不夠,需要出水面換氣。
因此想要突破十米這個坎,除了要擁有強大的體魄做支撐外,還需要憋氣憋的夠久,這兩者缺一不可。
而人類畢竟是人類,憋氣就是再厲害,也是有一個限度的,哪怕是他們這種專業的潛水運動員,也不過三五分鐘罷了。
而且這所謂的三五分鐘,還是在保持靜止不動的情況之下才能夠做到的,要是稍微做一點運動,就會消耗氧氣,這個時間就得大打折扣。
所以他們這種專業的潛水運動員在下潛的時候基本上是不發力的,大部分時間都是靠自身的重量下潛。
這樣下潛的速度雖然慢了那麼一點,但是卻能夠最大程度的儲存自己的體力,讓自己下潛的時間更久一點。
只要自己的身體能夠承受得住水壓的壓迫,那麼下潛的深度完全就是由自己憋氣的時間來定的。
當初他創下90米的亞洲最深記錄,靠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方法,因此在他看來秦遠靠遊動快速下降,是急於求成的表現,是非常不專業的。
既然秦遠是不專業的,那麼他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在他看來秦遠用不了多久的時間就會耗盡所有的氧氣,到時候就得上去換氣了。
如此,秦遠所謂的深海潛水挑戰自然也就算是失敗了,如此,他豈能不喜?
“既然你這麼愛表現,那就讓你好好表現吧!我倒要看看一分鐘後,你還怎麼蹦躂!”鄭國雄內心滿是嘲諷的看著不斷下潛的秦遠想到。
而相比於他的嘲諷和不屑,此刻待在直播間的一群觀眾們卻是被秦遠急速下潛的速度給震驚了。
“我擦,秦遠好快的速度啊!這是變成一條魚了嗎?竟然連攝像師都跟不上,這也太強了吧!”
“不說別的,就光是秦遠的這個潛水速度就絕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就簡直就是游龍轉世啊!就這一小會的時間,他就已經下潛到了20米深的地方,這也太逆天了!”
“就這個深度,要是換做一般人,水壓足以讓他們頭疼欲裂,基本不可能在下潛了,可看秦遠的樣子好像跟沒事人一樣,這體魄也太恐怖了,簡直跟怪獸一樣啊!”
見秦遠僅是一眨眼的時間就潛入到了20米深的地方,一眾人不由得很是佩服起他的體魄來。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徒手潛水除了需要能夠憋氣之外,還需要硬抗水壓,而水壓才是深海潛水最大的困難,而且一個弄不好是會出人命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此刻在看到秦遠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潛入到20米深的位置時,才會表現的這般的吃驚。
而偌大的直播間,除了有普通觀眾外,同時也是存在像是鄭國雄這樣專業的潛水員的。
這些潛水員在看到秦遠的潛水方式後,卻是發表了不一樣的看法。
“作為一個專業的潛水員,我想說其實秦遠的潛水是不專業的,他這種潛水方式只適合短途潛水,因為像他這樣遊動是非常耗費氧氣的,這個行為對他潛入更深的海底是極為不利的!”
“是的,正確的潛水方式要像鄭國雄那樣,在跳下水之前就提前抱起一塊鐵塊,這樣不但可以不用費力的往下沉,還可以加快自己的下潛速度,最大程度的節省自己的體力,只要專心的對抗水壓的問題就可以了!”
“沒錯,秦遠現在看似下潛的速度很快,但是卻極為耗費氧氣,用不了多久的時間,應該就會到他的極限,到時候他估計就要浮出水面去呼吸空氣了。”
“這麼看來,他基本上是不可能潛入100米深的位置的,看樣子他之前拍攝的那個潛水影片,真的有可能是假的。”
這些專業的潛水員紛紛發表了跟普通觀眾截然不同的看法,都不認為秦遠能夠潛入到 100米深的位置,也都開始懷疑起秦遠之前拍攝的潛水影片是作假的了。
而聽到他們這樣的言論,秦遠的一群粉絲們自然很是不樂意了,紛紛開啟了懟人模式。
“伱們放什麼狗屁,潛個水而已,還整什麼專業不專業的,誰告訴你們潛水就一定要按照你們說的方式來的?”
“就是,秦遠的體魄異於常人,但凡看過秦遠之前的騎行影片,應該都知道他的憋氣時間是非常久的,十分鐘不是問題,就這樣的憋氣時間,他為什麼還要節省氧氣,直接快速探底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