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一說古蘭想起來了,那是礦業集團的一個公司,那董事長古蘭挺熟的,沒事經常去聚一下。小田在那管接待,後來她又下海經營了一個大酒店。
就驚訝地問:“你怎麼在這裡呀?”又一想這一問多餘,就接著說:“你已是老總了呀?”
小田笑著說:“局長好歹還沒忘記我,想不到吧。”
“還真是沒想到。”
“還有你更想不到的呢,我們董事長也在這裡。”
“是嗎?把他請出來見見。”
“他不知道你來,知道你來他不會走的。”
“他幹嘛去了?躲我呀。”
“這不是中秋節了麼,他在這裡沒事,就先回去了。”
“他也上總了麼?”
“沒有。就差一個人了,這不正急著麼。”見古蘭笑,小田接著說:“誰把你約來的?要是我我就不約你這樣的領導。”
“怎麼呢?”古蘭還是第一次聽人這樣說。
“你們這個級別的,朋友雖多但不缺錢,見多識廣又要面子。智商情商都高就是熱情不高,別人替你們急你們不急。
這不董事長就差一個人了,他不急著去找人,卻老是催著我去給他墊上一個。這不真成了皇上不急太監急了。”
說到這裡兩人都笑了。古蘭知道小田和董事長的關係不一般,本想問問他們怎麼來的,又一想這不是明擺著的麼,就沒再往下問。
這樣的故知在這裡遇上的、聽說的有那麼兩三個,比東海那邊少多了。畢竟這地方太遠了,來去不方便,成本也高。
還有的老總專門提醒她團隊的重要性,說她是幸運的,現在她來考察的這個團隊是最好的。古蘭這才知道,她來接觸的這個圈子是她們市南邊的一個小城市的人帶起來的,她在這裡邊卻是外鄉人。
那老總也是女的,說她自己也是幸運的。她和丈夫都是礦上的人,但她在城裡住,就被城裡的人帶進來了,現在馬上就要出局了。
而礦上那些同事、工友在另一個團隊裡,那團隊現在發展的就不大好,走的挺慢。光她們礦區在那裡就700多人,大多數都是一個礦上來的,約人就困難了。
而且她們這個團隊里老總多,都有自己的工作室,新人來了後,好茶伺候,熱情接待,詳細講解,幾乎來一個成功一個。那個團隊老總少,出局的少,工作室更少。
新人來了沒法接待,有的只讓新人們在開發區裡、街頭上、大巴車上,跟著推薦人自己去考察,轉悠幾天就回去了,成功率就低。
她說的這些理古蘭都懂的。她還懂得也有不一定的時候,在那東海惠明心那團隊當時不也是最好的麼?現在呢?她說的那礦古蘭也聽說過,那是一個大礦。現在她能琢磨到長永是怎麼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