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麥、稻混雜在一起,這種“混搭”風格,使得這片地區顯得有些奇怪。
但既然這裡都是實驗田,所以一切都理所當然。
宇文溫今日帶著家人出來遊玩,實際上也想順便看看鳥糞石施肥實驗的進展如何。
年初從南洋“大東沙”等小島採集的鳥糞石,已經送到番禹、龍編、揚州、襄平以及穰城、鄴城、洛陽、長安進行實驗,要看看施加了不同配比鳥糞石的農田,其增產效果究竟如何。
長安的實驗田就在這裡,如今是夏天,距離秋天不遠,所以宇文溫很關心實驗情況,現在見著施加了鳥糞石的農田裡,莊稼長勢不錯,心裡頗為高興。
當然,光看莊稼長勢是看不出什麼名堂的,因為作為對比的普通農田裡,粟、麥、稻同樣長得不錯。
即便為時尚早,宇文溫對於實驗結果依舊有信心,因為“鳥糞石是天然高效肥”這一結論,是經過事實考驗的。
鳥糞石,是海鳥宿便風化後形成的石狀物,含磷量很高,在沒有化肥工業的時代,是天然的高效肥,如果能大量開採,對於提高糧食產量很有幫助,是立竿見影的效果。
以宇文溫那忘得差不多的外國地理知識,只知道南美國家秘魯的海島、南太平洋島國諾魯是著名的鳥糞石產地。
然而這個時代距離“發現”美洲還遙遙無期,諾魯在南太平洋哪個位置也不知道,所以宇文溫根本就沒惦記鳥糞石。
但是,南洋諸島之中,某些島嶼有大量海鳥聚集,以至於千百年積累下來的鳥糞,風化成了石頭。
漁民們對此司空見慣,所以沒當回事,故而在市舶司匯總的南洋風情中,諸如“大東沙”等小島的描述,多以“島上無人定居,海鳥聚集”的詞語描述。
沒特地說“島上有海鳥宿便”,就像官方公文裡不會說長安城平民聚集區地面屎尿橫流一般。
當然,現在的長安城,不會有路面屎尿橫流的情況,而宇文溫是因為去年秋天一次交談中,說到了“鳥不拉屎”,隨後想起海鳥總不能只在諾魯這個海島拉屎,才想起打聽南洋諸島有無鳥糞石。
於是,諸如“大東沙”這樣的海島,有了重要的經濟價值,開採出的鳥糞石,將會作為“土化肥”,用於農業施肥。
但海島上的鳥糞石,不可能用在周國那麼多農田上,若千里迢迢運到長安或者內地,產生的成本足以抵消增產帶來的利潤。
所以,在實際應用時,鳥糞石這種“土化肥”用於沿海地區農業增收比較划算。
宇文溫在田邊觀望,田裡有技術員在噴灑農藥,防治病蟲害,當然,為了確保實驗效果,有無施加鳥糞石的農田,都必須噴灑農藥。
這個農藥,當然不是化學制品,而是“土農藥”:多為蓖麻葉汁液,或者毒魚藤根莖葉汁液的稀釋品。
隨著印刷業快速發展,金屬活字印刷術極度依賴油墨,而油墨多以蓖麻油為主要成分,於是各地蓖麻的種植面積很大,那麼,以蓖麻葉為原料製備的“土農藥”,就成了農業增產增收的利器。
同理,來自南方的毒魚藤,在民間就被人用來除蟲,效果還是可以的,於是,在朝廷的大力推廣下,蓖麻、毒魚藤,成了大規模種植的經濟作物。
糧食豐收,糧倉充實,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增產增收,國家才會穩定。
所以,“土化肥”鳥糞石,“土農藥”蓖麻、毒魚藤,是宇文溫費盡心思找到的寶貝。
對他而言,為了農業增產增收,土法上馬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