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目不識丁,當然不會寫信,不過“公司”有文書,可以免費為大家寫信,然後船隊返航時將信帶回去,送到親人手中。
“公司”說了,歡迎大家踴躍參加拓荒,一起建設海參崴,在這片新天地闖蕩,只要有手有腳,來到這裡,就不愁養不活自己。
別的不說,就是重操舊業打漁,也比在家鄉好,在海參崴做漁民,為定居的人們提供食物,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在這海灣裡,除了有海參,還有海魚、海蟹,捕魚有“漁場”,捕蟹也有“蟹場”,具體的漁場、蟹場位置,外來者當然不知道,但有當地靺鞨漁民的引領,這不是問題。
譬如捕蟹,如今捕蟹隊能滿載而歸,正是有了當地漁民的幫助,而實際上捕蟹的最好季節是在秋天,那時的海蟹,又大又肥,蟹黃也夠,味道最美。
至於其他的海產,就更不用說了,許多人對於海參崴城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一邊吃著大海蟹,一邊看著海景,心情愈發好起來。
海面上,停泊著數艘大海船,因為棧橋還沒修好,所以吃水較深的海船無法靠岸,人員、物資往來只能靠小船“擺渡”。
而現在,就有許多小船往來於大海船和岸邊臨時碼頭,宛若忙碌的螞蟻,不停的搬運貨物。
又有數艘小船,從對面海岸駛來,橫渡海灣,往這邊而來,看樣子,是暫住靺鞨人村落的幾位駔主回來了。
。。。。。。
海參崴(寨)議事廳,酒勁未散的盧勿吉打量著四周,讚許的點點頭,施工隊的施工進度不錯,讓他很滿意。
見著謝文定正在看貨單,盧勿吉笑道:“莫急,風信至少要後日才到。”
“等到明日發現貨單不對,那就晚了。”謝文定答道,視線不離貨單。
“嘿嘿,你就算是現在發現貨單不對,也晚了,如今北風風信好不容易要來了,你總不能讓船隊在這裡等補貨吧?”
“理是這麼個理,但態度要端正.....老盧,你酒喝多了啊,這可不好,萬一失足墜海嗆水,可不是鬧著玩的。”
盧勿吉笑著搖搖頭,坐在一旁:“放心,此次決計不會少了進貨,畢竟我在去年秋天和對方約定的數量,如今對方可都是超額完成的。”
“別的不說,一筐一筐的海參,運到長安,那得賣出什麼價來。”
“老盧,訊息呢?”謝文定忽然發問,盧勿吉聞言又笑:“訊息?那要聽好訊息還是壞訊息。”
“你又來了,這毛病可不好。”
“老規矩嘛,訊息分好壞,你想先聽哪個?”
“壞訊息。”謝文定答道。
“壞訊息....那就是年初的時候,高句麗那邊,召集各靺鞨部落出兵,至於接下來要對哪裡用兵,這裡的部落大人就不知道了。”
“召集靺鞨部落出兵....”謝文定喃喃著,面色變得凝重起來:“高句麗要是打百濟、新羅,犯不著讓北地的靺鞨各部出兵助戰,所以....”
想到這裡,他脫口而出:“莫非高句麗要進犯遼西?!”
隨後又道:“這算什麼壞訊息?市舶司正愁沒借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