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一下!我的兵呢!”
這人面生,不曾回答,而且也沒認出伏完來,伏完只能再喊這些行色匆匆揹著包裹的兵。
因為受了傷,所以說話的時候支支吾吾,斷續不順。
“等一,下,等一下,我的兵馬呢?”
終於,在幾次呼喊之後,有人認出了伏完,也詫異他怎麼變成這樣了,連忙上來扶著,安慰了幾句。
然後也終於回答了他的疑惑。
“將軍,我們得到許都尉的調令,調集了一千名兄弟到城中去,為之調動了,還有一千多人,被調去了校事府,先行挑選,說是陛下詔令。”
“陛下詔令?!”伏完整個人都頭暈目眩了。
“啊!?怎麼會這樣!!陛下絕對沒有這樣的詔令!你們為何會聽從郭誼調動!”
他孃的,郭孟譽!!
伏完在心裡忍不住直接罵上了,原來他方才說的那句“以後不用管了”,是連同這件事一起說了是吧?!
我以後是什麼都不用管了?!
“沒有我的調令,為何你們要走!”伏完直接怒罵了起來,那名軍士也是目露奇怪之色,撓頭道:“他說,你都領苗刀營了,日後是執金吾,這兵馬被調任到別處,也是一同升遷,那是因為陛下表彰您的功績,所以才如此。”
“我……”
伏完聽著這些話,頓時感覺頭暈目眩,一口氣上不來,不斷喘息著,幾次重重喘息後,仍舊感覺吸不夠氣一般,直接昏死倒在了地上。
……
這個冬日。
詔書終於傳遍境內三州及淮揚一部,擢升了大量的官吏,並且調任了許多兵士。
在許都之外的那些軍營,增設了三處,是曹操的兵馬,而伏完、董承等人的兵,都調任到了很遠的地方。
同時,下發了犒賞與遣散費,送老弱的殘兵歸鄉養老,並且施以惠政,至於執金吾,則是暫且擱置,依舊有丞相府的兵馬來管制。
天子依舊還有自由,儲存了威嚴與尊嚴,棄三公而設丞相,一時間令不少單家子弟,都是大為慶幸。
至少有“唯才是舉”的丞相府開府,比以往入仕朝堂要快得多了。
於是乎訊息如有脛而傳,不到數日,許都內士子、學子送來的策論堆積如山,足足三宅不可堆下,曹操命相府內早徵主簿數名,以此來查閱策論,至於郭誼,則是躲回了許都北部,依照之前考察的鄉情在準備一道新的政策。
而黑甲營的將士,則在發放了犒賞、遣散費之後,由數名將軍率領,前去壽春投奔曹昂,兵馬將會在壽春再設營。
同時,若有人真的想要遣散回鄉,那麼也可自行回陳留,郭誼並沒有阻攔,最終願意回鄉的不過二三十人,其餘都去壽春投奔曹昂去了。
伏完在家中養傷之後,因此故,被除去了左將軍之名,又因功績在身,曹操舉薦劉備擔任左將軍。
……
三日之後,郭誼在衙署之內,迎有一客人拜訪,聽聞來人後,郭誼頓感意外,而且還在思索會見是否有所不妥。
但想了想,還是告知諸葛亮道:“客廳擺茶,我來不及換衣服了,便穿著這泥濘布衣見客便是。”
“喏,”諸葛亮聽了這話,正準備走,剛走幾步又回過頭來,好奇的眨了眨眼:“老師,您說她來拜見,是什麼意思?”
“我哪知道!”
郭誼眼睛一瞪,“你擠眉弄眼的什麼意思,不可歪傳!”
“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