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是侍衛開門,自外屋而入的腳步聲,一路到床榻前,待荀彧微微睜開眼後,侍衛拱手道:“令君,門外有學子諸葛亮,說要求見令君已解惑,還說是令君讓他走正門來拜見的。”
荀彧:“……”
嗒一聲輕響,荀彧抄起了窗邊的佩劍,披上一件袍子快速出門去,腳步很快似乎根本沒有任何遲疑。
很快到了正堂之上,諸葛亮已經被提前邀入了堂上,荀彧走過來時一看他立馬就忍不住持劍疾走,而諸葛亮更是對這一場景太過熟悉,敏捷無比的起身而走,一躥出門去。
兩人在中庭追逐許久,直到晨間日光完全出來,氣溫也因此回升,荀彧才喘著粗氣,憤恨不已的盯著諸葛亮。
真不當人。
仗著你老師是郭誼,竟然如此折騰我,我荀彧何曾受過這等氣!
我還以為你回去了呢!
他孃的你從正門再來一趟???
你來你早睡啊,我給你兩巴掌讓你清醒點也好啊!
“入,入……”
荀彧咬牙切齒的想要罵上一句,但是修養告訴他,這輩子都不能說第一句髒話,一旦說了以後可能面對這對師徒的時候一定忍不住。
“對嘛!入內一敘,兄長早該如此了,”諸葛亮在亭子的另一側,同樣是微微喘息盯著荀彧。
荀彧:“???”
你們師徒是真的不要臉,一脈相承!
……
“老師休息七日,算上今日便是滿七日,這七日之中,實際上發生了很多事情,光是亮所聞,就有不下四五個傳言,有些必須要來問詢兄長。”
堂上,諸葛亮正色拱手,在荀彧面前顯得頗為乖巧誠懇,乃是真心求教。
他不在官場,只是郭誼的弟子,即便是見過曹操幾面,被曹操讚許,但沒有賦予什麼特權。
和曹昂的關係也不算太好,典韋又沒辦法去打聽,諸葛亮在去太學辦事的時候,聽聞了太傅的門生聊了郭誼的一些事。
說是已得君侯,雖是亭侯但也已經屬於深受皇恩了,在以往,寒門出來計程車子一輩子都走不到這一步,所以與之置換,就必須要付出點什麼來還恩情,否則就是背棄恩義。
接著,諸葛亮又派人去打探了不少訊息,大致也是如此,其中最值得注意的訊息便是。
天子已經又長一歲,且在皇宮之中深讀經學、專研內治、兵書等經略。
也有王太傅、楊太尉等經常出入宮中以教學答疑,到現在已經是才學劇增,因此略有躍躍欲試之意。
將這些訊息稍作整合,天子現在渴望什麼,也就不難猜了。
但是,郭誼現在還在休息,這一年的冬日,或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諸葛亮只能,來求助於這兄長。
但他和荀彧的關係也不好,不過是曾受其教導解惑而已。
所以也不知道荀彧的態度是怎麼樣,平日裡雖說喜歡故意惹他,但那是因為荀彧實在太板正嚴肅了,每時每刻都保持緊繃,任何事認真不苟言笑。
這類人,諸葛亮就特別喜歡逗,自小來一直都是如此,而且也是被人影響。
戲志才、郭嘉和老師,基本上也喜歡調戲他,言語裡總是會氣上一氣。
此刻,諸葛亮問完了話,雙手始終在身前相疊,舉過頭頂執禮拜下,等待荀彧的回答和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