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紹面前,一名身姿清瘦儒雅的文生,正鄭重其事,侃侃而談,雙眸之中滿是正色。
此人,名為沮授,清河名士,在冀州最有名望之人,堪稱群臣之首也,深受袁紹器重,且也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內政之策,舉薦了無數當地人才,用以置各地為相、縣令等。
此番話,便是基於如今的幽州局勢,再說及現在天子詔書之事,讓袁紹定要奉詔,不可拖延,且當表謝天子恩情,不可令政事為人說道。
袁紹此時微微點頭,心中有所思量,但在片刻後笑道:“若是如此,當算是臣服於曹孟德也。”
“不過,我願聽從先生之言,我知如此,但裝作不知,只去朝貢便是,同時且問曹孟德,能否將天子請到鄄城來,如此方便定都,許縣?哼哼,許縣那地方,實在不適合讓天子久居。”
“明公英明,當如此也。”
沮授聽聞此話算是鬆了口氣,畢竟當初他與審配等人,是贊同迎奉漢帝的,但卻不是曹操這般“奉天子”的做法,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再以如今冀州、青州和大半幽州之地的領土,可號令群雄。
奈何一來路途遙遠,諸事繁雜,想要真正迎來並非那麼容易;二來是與公孫瓚交戰,不可分心而行,畢竟境內還有不少白波賊兵並未死心。
這些賊兵,隨時會抄掠領土。
是以最終讓曹操撿得了機會,將天子迎奉回了許昌,而後定都於彼處,現在居然已經打著天子的旗號,開始詔書封官了。
但他送來的詔書內,卻是一步到位,直接封了袁紹為大將軍,且言語之中絲毫不勸幽州之戰事。
那就足以說明,曹操是懼怕的。
他得天子,在初期依舊不穩固,懼怕北方冀州來兵馬進攻,腹背受敵,於是會盡可能的讓利於袁紹,此舉有助於他們達成四州之地的戰略。
倒是也無妨。
是以,當天下午,袁紹根本沒有過多糾結此事,在招來部署稍作商議後,馬上就寫了朝貢的回書,上表天子以各人功績,同時準備了禮品贈送兗州諸臣。
袁紹還親自修書一封,送與曹操,以誇讚、表彰其為大漢所立之功績。
……
許都,司空府。
曹操在任上十分忙碌,最近諸事繁多不可休息,於是將郭嘉、戲志才都調至府中,任左右部署相助,日夜商議。
郭誼的馬車到門外時,早有人去通報,所以戲忠直接在門口等候,帶他一同進入了內屋之中。
幾人在房內各自安坐,也聊起了現在各處的局勢,預測其他州郡的收成與兵力幾何,將探報所得的訊息同一匯總。
如同荀彧所說,現在正是需要募兵、練兵的時候,需要再擢升將軍來領兵操練,同時提出更多的兵種改制,或者是提高軍中軍備的質量,如此才能有備無患。
“天子只是一尊聖駕,並無天子之實,現在尊奉歸尊奉,天下諸侯不聽就是不聽,我敢料定,二袁必定不會尊奉,但兩人所選又會有不同。”
郭嘉此刻身穿黑衣,在案几後篤定而言,甚至不曾看向諸人,只是在看探報傳來的冀州許多訊息。
“袁紹,會假意逢迎;而袁術則會置之不理,至於劉氏宗親,應當是盡皆尊奉但心中不臣也,主公還是要一個個打服。”
曹操淡笑起來,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很準,他也認為如此。
這時,郭誼立身說道:“正是因為如此,文若和我說的時候,讓我想想可有人舉薦,用以練兵。”
“我苦苦思索,還真讓想到不少人,不少陣勢。”
曹操頓時眼眉一揚,喜道:“所以你特來見我,就是為了這個事?”
“不錯!”郭誼悠然自得的笑道。
曹操將手擺了擺,臉上笑容頓失,正色道:“先不提此事,你現在先告訴我,去宮中陛下都和你說了些什麼?為何有人跟我說,你興致不佳,彷彿如坐針氈,幾欲先走!?你先從實招來!”
郭誼:“……”
哪個苟貨打我的小報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