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剛要嘆氣,誰知曹操並不生氣,依然是面色含笑,躬身行禮,先道了一聲自己有罪。
然後才皆是道:“陛下,實不是臣不願讓郭誼舉薦得大漢之臣,乃是……有難言之隱。”
“什麼難言之隱?卿說來便是。”
劉協鬆了口氣,語氣柔和的說道。
他其實也是想進一步試試,看曹操是否是強臣,是否是假裝禮臣之道,沒想到他的脾氣這麼好。
“這郭誼,是臣的小婿,若是委以重任,日後為人所知,將會被人詬病臣結黨營私也……”曹操笑得謙和,再次躬身拱手,嘆著氣,“臣迎奉天子以來,已有不少人假意忠君,實則暗中爭權奪利,實乃複雜。”
“但臣如何不知,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的道理也,陛下就算是再聖明,可一旦他人相繼進言防備,終究會有嫌隙。”
“故而,為保此嫌隙不生,臣寧可讓小婿委屈,在兗州屬為官,一樣能夠施展其抱負才學。”
“啊……”
劉協聽完了這個理由,一時間竟然是目瞪口呆,看著曹操恭謙的模樣,他更是慢慢生出愧疚之意。
而且這愧疚還越發的濃郁。
到最後,忍不住起身,急切的到曹操面前將他扶起,站定於面前,由衷的道:“是朕錯怪了司空……”
“司空此志,真是令朕刮目相看,昔年董賊,恨不得將黨羽塞於朝堂,若非是其親友並無治理天下之能,只怕不會有蔡邕、荀爽等大儒得舉,而今司空有經世之才,卻因避嫌之故不舉……”
他連話都說不完,立刻引咎生愧,閉目向天,惋惜道:“是朕之過也,使得朝堂暗流如此,當年若在虎狼之穴,如此尚且為自救,如今得司空大才相救,怎能再如此?”
“陛下之意……”
曹操差點沒繃住笑出聲來,麵皮抽搐了一下,將雙眸震顫著送到劉協面前,聆聽聖意。
“可否請,郭卿家來見朕,朕與之見以敘心中之事,再問學於農耕之計?”
“可以,”曹操當即點頭,“但是不一定能叫來,他時常在鄉間、河溝等處,親身查勘地形,無論行軍做圖,還是深思山野民營之計,都喜山水之中。”
“高潔之士,高潔之士也……”劉協一時神色動容,心思更加思往,自古而云,見賢思齊,賢者為師,當為其之佳話也。
現在的劉協,志氣振奮,心念雄略,當廣交大才力求中興漢室才是。
“要請,定要請來!愛卿乃是其岳丈,一定為朕喚來。”
“好。”
劉協又看向下方看向荀彧,語氣稍稍威嚴些,“荀卿家與其乃是同輩同遊,應當也結識此人。”
荀彧面色一僵,躬身回道:“是。”
“也為朕去請,要請其入宮一見。”
“喏。”
……
朝堂下。
荀彧和曹操一路走下來。
在外荀彧明言叫司空,私底下兩人依舊還是親密之友,當年主臣之恩情依舊還在,而他現在能得尚書令之位,也是曹操力薦。
相當於如今又多了舉主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