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相視一笑,好不放肆。
這個時候根本無人來覲見,也沒有多少公務之事,兩人還是本真模樣,都是真面目,曹操笑了笑,也正色了起來。
當即道:“來,我先問你幾件事。”
郭誼依言道了位置上,和曹操相對於一張案牘。
“主公請問。”
“先說一人,非郭奉孝耳。”
曹操先行開門見山,表明了郭嘉之事後面要問,讓郭誼想好再說,而後接著道:“我要問的是,劉玄德也。”
郭誼頓時意外,想了想後道:“我最近可沒見他。”
“嘖,”曹操咋舌道:“但,此人心志不小,難以收服。”
“最近,我聽聞其治小沛,使民心依附,百姓恩贊,我懷疑其心暗藏大志,且不少麾下文武,都明言劉備為君子,有盛德;也有人說其以仁義立本,假仁假義耳,非躬親不可服眾,非盛德不能收心,此乃是手段。”
“你怎麼看?”
曹操似笑非笑的盯著郭誼,期待他的答案。
此事,曹操已經問過數位心腹重臣,麾下名將。
各有答案,但曹操總覺得難以斷定,在他心中,劉備頗有劉虞之影,只是未得那等地位。
但若是假仁假義,韜光養晦,那此人心智何其不簡單。
曹操在看著郭誼時,諸葛亮也在一旁偷偷注意,此等場景少見,趁現在諸臣還沒來,未曾有公務,正好得學。
郭誼思索片刻,心裡也在沉思此事。
勸殺、勸放任。
其實就是這兩種答案而已。
殺了劉備,沒有足夠好的理由,況且他現在真的什麼錯都沒犯,怎能以莫須有罪名殺人,那豈不是要寒了無數人的心?
若是勸收服,那劉備有可能真的臣服嗎?斷然不可能。
這無論怎麼回答,在這個時候都不是好答案。
但是此刻,郭誼的腦中靈機一動,宛如有神助般,頓時通達。
眉頭一展,拱手道:“劉玄德者,宛若一面銅鏡,而諸人評價,則像是在照鏡子;評價者覺得他是何等人,那他自己便是何等人。”
曹操聞言,上身當即後仰,靠後深思這段話。
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極其有道理。
仁義者,便可窺見仁義;詭譎者,便曰其自有暗志。
“那,孟譽你猜猜,我若是窺鏡時,會看到什麼?”
曹操繼而好奇的問道,面帶和善的笑意。
郭誼邪魅一笑,輕聲道:“主公若窺鏡,只能看到其二弟。”
曹操神色一滯,繼而和郭誼相視大笑,樂得開懷無比,簡直是兩個黃鼠狼得偷雞時竊喜也,大有一種,觀其二弟而其樂無窮的感覺。
“哎呀,知我者,孟譽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