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譽留步,”再即將上車駕時,荀彧還是叫住了他,走上來微微拱手道:“你方才說有農耕改良之具,是真是假?”
“這個是真的。”
郭誼點了點頭,頗為誠懇的道:“我雖叫你撥錢糧及其餘資度於我,但也不是完全吞沒,這農耕改良是我辛勤苦思而得,製作用具之後還剩些許邊角料,權當是我的獎勵了。”
“畢竟天道酬勤,我也只是略取一二。”
他笑得一臉坦然,好似就像在一堆財寶裡撿了些許漂亮的石子而走。
十分謙和。
荀彧冷不丁的問道:“什麼農具能用到布匹?”
郭誼:“……”
“罷了,帶我去看看,在下今日正好無事。”
“那好,你是自家人我當然不瞞伱,現在雖沒能量產,但給你看不算提前洩露。”
荀彧面色一正,再次拱手:“多謝都尉信任。”
……
宅院內,荀彧在正堂立於郭誼身前,隨著他手指去在用具上各處細看,同時聽取郭誼介紹此處的變化和益處。
細看之下,荀彧陷入了長足的沉默,這是利民之器,可不是微微改良那麼簡單,若是真如郭誼所說,造出後可令人力省出二人,輕便到數日便可獨自犁翻完畢。
那麼在量產之後,可以省出十幾萬人力來,這些人無事可做,便能另作他用,為長治久安,便要再興水利。
“自古以來,內治之法無不是環環緊扣方才不令子民亂工,孟譽說得對,現在已有此器,一旦量產推及,便要思如何興修水利之便,讓百姓有事可做。”
“兗、徐兩地,皆是待興也。”
郭誼拱了拱手,道:“就是這個道理。”
“那我立即回去撥付,此事便交託於你,你可遣人去徐州,而後隨我一同參討此事,我會令人不斷完善內政之令,再上報主公。”
荀彧的眼神頗為真摯,不知從何時開始,他已經不怎麼拒絕與郭誼一起了,而且隱隱中覺得,每次和郭誼說話,總是會氣得夠嗆,繼而忍不住禮法破口而罵。
但從內心深處想,他卻覺得這樣更加輕鬆些。
郭誼笑了笑,伸出手搭在荀彧的肩膀上,“文若,我正是要說此事,有一人我想要交託給你數日。”
他向諸葛亮招了招手,讓他到自己身旁來,引見在荀彧面前,面帶微笑的道:“這是,我唯一的弟子,琅琊諸葛氏之人,名亮。”
“表字未取,現在隨行我左右而學,此去路途較遠,讓他在家中為好,但我想,既然是我的弟子,那也就是慈明的弟子。”
“你和他正好可以互相商討。”
荀彧當場愣住,難以置信的盯著郭誼看。
片刻後,諸葛亮拱起手來,滿臉恬靜乖巧之色,稚氣未脫的面龐上帶著微笑,微微躬身道:“文若兄長好。”
“你,你好。”
荀彧一時間有些茫然,還不知怎麼回話,想罵幾句嘛,這少年的確有禮,想直接拂袖而走吧,又剛和郭誼關係轉好。
這,剛巧就在將好未好的這個點上,於是顯得難以取捨。
他是故意的吧?!讓我給你帶這少年是吧?還商討,他能和我討論什麼?!
“孟譽,去幾日?”
荀彧嘴角止不住的顫抖,但還是關切的問道。
“大致四五日,就可回來,因當初回兗州時,提早就和陳登有約,故而現在他早已在等待我去下邳。”
“陳登今年冬日,將自己府邸改至下邳,所以路途快的話,也就一兩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