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得知訊息後,知曉呂布無心來顧及都陽,將運河佔據,那麼接下來對收取東海國有不少好處。
“我等在小沛據守,得曹公之恩情,也不可不報,否則去時如何能坦然?”
關羽深知兄長不願屈居人下,遲早要離去,故而此時也明白要在此之前,立下功績。
來償還曹操的恩情。
佔據都陽,可以將東海國境內一條重要河流佔據,以此順水送糧草,能方便許多,雖說不知下邳那邊在打什麼,用的什麼計策,但關羽一眼就能判斷出來,呂布已經獨木難支。
畢竟在此之前,已經反覆牽著他走了數次,早已疲憊於戰,而琅琊臧霸,也早與呂布斷了聯合。
下令之後,從彭城也去了不少兵馬,出動向都陽。
這一夜,幾乎所有兵馬都在異動,東海國各處出現了大戰,各地軍報在一夜之間傳至呂布處,可他卻也沒能完全收到。
因為他此刻正帶領兵馬出城,往東寨去匯合。
若是能與郝萌一同匯軍,那麼便能抵擋來犯之敵,再棄郯縣於不顧,就能夠繼續往東竄逃,或許有機會逃出生天。
直至到揚州,再去投奔袁術,畢竟兩人還是姻親,總會收留。
但他的想法,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落空了。
郝萌未能抵擋多久,在呂布到達一個時辰前,東寨就已經陷落了,郝萌棄軍逃走,只帶了百人在身邊護衛。
而高順接手這座營寨之後,清點了兵刃重新發放給軍士,將箭簇準備充足,在寨外挖了無數溝渠和拒馬,等待呂布來時,騎兵首當其衝遭到陷坑所害,緊接著高順帶中軍與之交戰,幾次交鋒下來,呂布反而不敵。
只能暫且退去,幾次廝殺之後,高順用三千人竟然阻撓了呂布大軍足足六個時辰之久,如此才有序退去。
臨走之時,呂布看了一眼那持盾後退、井然有序的兵馬,在高坡上身騎赤兔立於巨石,喟然嘆息:“我若得此將,重用之,如何能至如今境地。”
“進退有度,如臂使指,此人日後必能是名將矣,只可惜未聞其名,可惜。”
……
而這個時候,郯縣早已陷落。
在城內的陳登,判斷呂布大勢已去,派遣親信將軍大開城門,迎了鮑信軍進來,此戰就此結束,而其餘兵馬則是除卻收取各地之外,將騎兵大半派遣追逐呂布而去。
想要將之驅趕至窮途再困住,故而依舊還在不斷派兵。
追逐呂布至末路,卻也不是要人去追殺斬首,畢竟他乃是呂布,還是有赫赫威名,當初神威幾乎歷歷在目。
這便是,之前所說的困獸之鬥。
若是貼得太近了,一樣會被呂布負隅頑抗而殺。
但現在,呂布麾下部眾似乎不算很多,家眷輜重也全部棄置在了郯縣城中,要奔逃出去,並不會很難。
只需將他的糧草耗盡而已。
郯城,郭誼在第三日從下邳過來,與鮑信一同登城門,聽取各部的狀況。
鮑信顯然是十分欣喜,此戰比想象中的容易,因為呂布的憤怒,似乎異於尋常時,東寨一出事,馬上就出兵來救援,要儘快擊退來犯。
沒想到,被高順阻擋了下來,為中軍取郯城爭取了太多時日,實際上也是郭誼的論斷基本上都應驗了。
在兵臨郯城後,城中沒有抵擋多久,陳登就率眾投降了,彷彿是久旱逢甘霖一般,這是呂布喪失人心的表現。
如此,城牆堅固幾乎無用,自有人會來投。
“孟譽!此次功績如你所言,呂布已無力再戰,唯有奔逃而已,我們折損數千人,已經算是大獲全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