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願意在交談中去大致探尋郭誼才學的深淺,若真的是日益苦讀得以增長所學,又用在實績之中。
那這人就真的值得傳為名士,抬舉其名。
這一刻起,郭誼是真正入了荀彧這位士人的眼,荀彧開始欣賞起他的心境來。
從救下曹老太尉開始,到徐州大半入手,郭誼已經歷經了救駕、除亂、取徐、平災四大功績。
等徹底拿下徐州,奏表天子之後,他一定是首功,長安那邊為他加官進爵都不為過。
若非是真的天縱奇才,如何能做到這般環環相扣,內外穩固?
結合郭誼日夜苦讀,荀彧也只能歸結於他實在是太愛學習了,日夜常思所得的善果,皆在於此。
郭誼眨巴眨眼,很認真的問道:“要傳我為名士,也就是荀君在日後會客時,會提及我的事蹟,對吧?”
和郭誼平日裡花錢找人傳流言不同。
這士族間的名聲,那當然是靠這些名門望族的子弟行走傳出來的。
“不只是如此,”荀彧喝了一口桌上的水,潤了潤嗓子後向郭誼繼續解釋,“平日裡會客交談,往潁川所寄的家書,同時還會請友人將事蹟傳揚。”
“等到有了些許名氣後,孟譽可著作、批註某些經學書冊,再為流傳,最好是有一支背景可靠,以往要入家學,娶妻是最方便,不過我女兒尚且年幼,還未到年歲。”
“荀氏之中,也暫無門第適合的適齡女子,孟譽可等名氣稍漲,在兗、揚兩州有不錯的名氣後,我再去為你尋此門第便是。”
“果然是這樣運作……”郭誼低下頭思索了片刻,頗有興趣的道:“那如果真有才學,會不會在傳言時給人安上一些別稱之類的?”
“比如臥龍、鳳雛這種稱呼。”
荀彧眉頭一皺,木然點頭,“有的,但也需有真才實學,並且有大儒、名流認可此別稱才行。”
“噢……懂了懂了。”
郭誼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那我就算了,兄長千萬不要害我。”
“啊?”
荀彧頓時愣住了。
什麼叫害你?
我和你說了這麼多,傾力相助了,如此走下去,你日後必成當世大儒!或可成一代名臣,名留青史。
你跟我說我害你?!
郭誼咂了咂嘴巴,道:“最近我在看關乎易學的書籍,是當初在漢濱的時候,一個老頭送給我的。”
“周易之中有卦曰謙,乃是唯一吉祥之卦,其餘皆是吉凶參半,這足以證明,君子當以謙為主,評價當予外人評述,而非自己奮力所求,求反而不得也。”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堆出於岸,浪必摧之。”
“我可不去做這浪摧的。”
郭誼說完這一大段話,還是擺了擺手,並不以為然,但是荀彧卻愣住了。
不光是郭誼說這一段頗為經典的話,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確是至理名言。
但真正讓荀彧驚訝的還是郭誼提及了一個他較為熟悉的地名。
“漢濱一帶?”荀彧認真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