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表情,期待又驚喜,好像已經快按捺不住了,喃喃道:“難道說,與你相商還真有好事接連而至?”
“你說什麼?”郭誼歪了歪腦袋,彷彿沒聽明白這話的意思。
鮑信很坦誠的道:“你不知道嗎?”
“現在兗州的文武將軍,不少人都在傳,只要來與伱問計,總能有所獲。”
“譬如子和、妙才等,皆有大功,最早舉薦你上任的戲志才,現在更是屢立奇功,已無法封賞,唯待來日。”
“我今日雖來探望,與你談論家國大事,卻也期待著能得你一句薦言,沒想到還真有。”
郭誼:“……”
我是錦鯉唄。
沒想到居然能傳成這樣,就不能認為是我有經天緯地的才能和眼光,足以策算未來嗎?
“孟譽,快說快說!”
搞快點!
鮑信催促了起來。
郭誼沉吟片刻,道:“鮑相在東平、泰山、濟北三地極其有人望,當初也是何進大將軍心腹之人,與王匡等共為太守。”
“能得如今地位,可見在當地受好漢敬仰到何等地步。”
“而徐州境內,有當初泰山賊眾不少,首為臧霸,聲名漸起。”
“自琅琊至泰山一帶,均有不少人投奔,主公如今素有賢明,取徐當以琅琊為重。”
鮑信聽聞後,眉頭微鎖,細細思考郭誼這番話的用意。
不多時,心裡彷彿被一點通透。
泰山為險可防北地而攻,同時可出關口入青州,青徐相隔除卻黃河支脈的數條河流之外,便是這一條連綿起伏的大山脈了。
若是可得泰山,方才能有另一處可入青州。
“也就是說,現在解決徐州戰事,同時也可提前謀劃日後與袁紹之爭,力圖青州。”
鮑相心中明鏡,知道了此地的重要,而這個地方,剛好就像是量身為他定做的功績一樣。
自己的人望和麾下諸將,去收服泰山眾還是有幾分把握的,或許還真可以一試。
“說得好!”鮑信當即握住了郭誼的手,一時間目光明亮,頗為通達,“孟譽這些時日果沒有閒著。”
“我麾下泰山眾,與臧霸交情匪淺者不少,且我有一將名為于禁,你可知曉?”
“是,這個我知道,同歸于禁的那位於文則。”
鮑信白了他一眼,“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