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誼苦笑著搖了搖頭,道:“當時婚配的事,其實就是一句笑話,在下也只是隨口一說。”
“沒想到,鮑相竟然如此上心,還真的去河北為我尋了。”
鮑信此次來,給郭誼帶了很多禮物。
包括書籍、金銀玉器等。
剛開始令他很是意外,畢竟兩人關係雖然親密,但是卻沒到這種噓寒問暖,金銀贈予的地步。
他又不是鮑信的上司,只是一個曾經間接救過他命的謀臣而已。
曹老太爺,還只是叫郭誼去家裡吃飯,也未曾送出什麼重金禮物。
結果後面一說起來,郭誼才明白,原來是鮑信心中有愧,當初承諾郭誼的事並沒有辦好。
他發信向當初的舊友問詢,的確有很多人有意如此,其中冀州無極縣的甄氏,因早年家中頂樑柱般的甄逸故去,已有中落的跡象。
家裡五姐妹中年紀長者,也相繼嫁出去維持聯姻局勢,只有小妹還在閨中,此家有意聯姻,並且幾乎已經願意送至兗州來。
沒想到被袁紹阻止了此事,並且對郭誼多有冷嘲熱諷。
概因他並非海內名士耳。
甚至,還讓其麾下謀臣郭圖,寫了一封書信告知了潁川郭族之中的長輩,尋郭誼此人,予以呵斥教訓。
真實的緣由,是袁紹的二子,想要求娶,但一直未得。
今日說了這事之後,讓郭誼登時有些哭笑不得。
這本來不是什麼值得放在心上的事,但鮑信覺得心裡受挫。
又和郭誼聊起了當初何進還在時,共謀諸宦的過往,他對袁紹最大的怨恨便是,董卓進京的那一夜,他就帶了三千人趕往洛陽,若是奇襲的話,一定能夠擊潰董卓,立下大功。
沒想到,袁紹不敢,於是就此作罷,方才有了這數年的紛爭苦難。
在外人看來,這和鮑信並沒有什麼關係,但在鮑信的眼裡,那就是個遺憾,若是那一夜讓他去拼一拼就好了。
如此哪怕死了,也不負當初共謀之情。
“孟譽啊,雖說沒有名門之女,但我在兗州、徐州還有不少勢力人脈,一定能尋得良配。”
“你放心吧,以你現在的功績,何愁無人相識,再過不久,或許一定會有士族青睞,前來拜會。”
說到這,郭誼眨了眨眼,也喝了一口酒,然後平靜的說道:“話也不能這麼說。”
“既然袁紹這般霸道,且中傷於我,那麼定是我還有所不足,不能入河北眾賢的言,不被士人所喜。”
郭誼這麼一說,雖然平靜,卻讓鮑信的心裡一緊,感覺更加心疼了。
“孟譽……”
他喚了一聲,終究是勸不出來,有些後悔告知郭誼這些話。
孟譽不會因此而……頹唐吧?
“所以還要加倍努力,再立功勳,助主公日後將河北打下來。”
“且,鮑相可回信友人,此婚還是可成,有志者事竟成,努力就有結果,勤於勸誡,定能成行。”
“接下來,我當以功績換此事。”
郭誼十分認真的說道。
良不良配的不重要,主要是郭誼也不想順袁紹的意。
鮑信的嘴角猛然一抽,看來他一點也沒收影響。
“孟譽,沒必要吧?”
這,這還,搞得情深義重的……你都沒見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