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下去,耽擱時辰了。
這幫人,沒經歷過“求真務實”的教學,不知道時間的寶貴,講的還是才情。
畢竟多年前有拋磚引玉的典故,都願在商議時循序漸進。
這樣的好處是,不斷商討,方可令其法完善。
當然,這和郭誼關係不大,他只想趕緊散會,回去看書。
書籍的種類,決定了提升的方向。
現在他的薄弱點在於,統兵之法和馬術。
所以應該結合西營訓練加上多觀兵書。
不能再讀春秋典籍了,況且他手中的書本來就不多,唯一對氣質和心性提升極大的,還是當年渭水那半大老頭在死前送給他的幾卷。
那老頭一看就是大儒,但並沒有告訴郭誼他的名字,現在書看完了,郭誼還有點發愁。
因為苦讀過的,提升就不大了。
這個苦讀,指的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苦讀,當百遍之後,就像已經榨乾的茄子,擠不出半點汁來。
所以現在,需要去弄點書籍,曹操手底下誰人的書籍、典論最多?
肯定是荀彧了。
荀氏百年積攢了不知多少經學傳承,也網羅各家學說,定也有不少人作著成書。
要想辦法,去要這些賞賜才行,偏偏這段時日一直沒機會和荀彧交談。
他應該不會認識我,嘖,難道要想辦法先去送點禮?
想到這,郭誼在暗暗謀劃著。
但恰巧此時,耳邊就響起了催促的提醒聲,“孟譽,孟譽!”
“啊?”
郭誼抬起頭來,見戲志才正緊皺眉頭盯著自己,四周文武也都表情各異的看了過來。
此人,當真太過分了。
如此狂妄,竟在朝議時走神發呆!
我等之前所言,難道一句話都不聽嗎?
他心中在思索什麼?兗州如此大事,竟然不凝神苦思!
“你在想什麼?為何而走神?”
戲志才不滿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