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早就跟你說,別信那些情情愛愛的東西,你偏不聽!”
許母見許秀琴一臉委屈的模樣,愈發憋屈。
她不耐煩的擺擺手,直接跟女兒表明態度,“現在就算後悔也晚了。你既已經嫁給了人家,還懷了孩子,那就好好的跟人家過日子!”
“不會做家務,就學著幹。誰天生會幹活?也怪我這個當媽的,過去太寵著你了,這才把你寵得不像個樣子!”
“還有方家那兩個孩子,後媽難做,可誰讓你當初上趕著人家方老師?現在已經這樣了,那就憑著良心,別虧待了人家孩子!”
“以後除非有要緊事兒,或是逢年過年,否則不許回孃家!回來我也不讓你進門!”
就這樣,在許秀琴不可置信的目光中,許母直接將她攆出了門。
不能回家蹭飯,方家又實在困難,方老師不是老師了,他現在只能領清潔工的工資。
又因為結婚的事,許家雖然不要求方家出多高的彩禮,可方老師也不能真的一分不花。
方家還有兩個半大孩子,最是能吃能造的年紀。
而許秀琴也不是個能過日子的人,她的工資還不夠她一個人花用的。
許秀琴還懷著孕,最是貪嘴兒的時候。
可以說,方家的經濟真心困難。
別說滿足許秀琴攀比韓美慧的需求了,就是連日常的吃喝都成問題。
買不起菜,吃不起肉,每天就著鹹菜啃雜糧窩頭……這樣的日子,只過了三天,許秀琴就先受不了了。
偏偏許母說到做到,真的不讓許秀琴進門。
許秀琴:……
這就能難住她了嗎?
錯!
人在溫飽威脅之下,總能爆發出最大的潛能。
而許秀琴也有了應對的辦法——孃家不能回,那、那去機械廠食堂總行了吧。
別忘了,許母可是食堂的幫廚。
在食堂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偷偷拿一些“邊角料”或是“做壞了”的東西回家。
饑荒年代,許母就是藉著在食堂的工作,才把一家老小養得油光水滑。
現在,許家幾口人都是機械廠的職工,有工資、有福利,基本上不用許母再從食堂拿東西。
許家不需要,許秀琴和方家需要啊。
許秀琴一下班就跑去食堂找親媽,她也不說別的,就是捧著還沒有鼓起了的肚子抹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