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晦氣,又是個賠錢貨!”
秦母剛剛劃出產道,還不等大口呼吸,便聽到了一聲滿是嫌棄的聲音。
我這是怎麼了?
死了?然後又開始投胎轉世?
這都來世了,怎麼還是個女人呢。
秦母會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一來是丈夫影響,二來也是她的原生家庭所造就的。
很多重男輕女的女人,她本身也曾經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
就像秦母,她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面。
不過,她的父母再重男輕女,也沒有像她那般狠絕,試圖殺死自己的親骨肉。
秦母所經歷的重男輕女,約莫也就是父母更加偏心弟弟。
家裡有好吃的、有好衣服,都要緊著弟弟先來。
家裡的錢,也只會留給弟弟上學、娶媳婦。
而她們這些女孩子,剛剛懂事就要開始幹活,上個幾年學,勉強不做個睜眼瞎就要去外面打工賺錢。
賺了錢自己也不能花,要全部寄回家裡給弟弟攢著。
到了結婚的年齡,也要為了彩禮而嫁人。
當年秦家給的彩禮高,秦母的父母便不顧秦家凹貧苦、落後而把秦母嫁了過來。
那些彩禮,自然要留給弟弟蓋房子,秦母出門子的時候,只得了兩床被子的嫁妝。
因著這些經歷,秦母愈發覺得女兒不好,她要生兒子,她也要在婆家挺直腰桿子。
但,事情就是這樣,越是想什麼越是不來什麼。
秦母第一胎就是個女兒,婆家自然不高興,可秦母更加排斥。
不過,到底是第一個孩子,再不喜歡也沒有捨棄,而是隨便養活著。
轉過年來,秦母又懷上了,她擔心又是個女兒,而當時的生育政策是:在農村,第一胎是女兒的話,可以生第二胎。
但如果第二胎也是女兒,就不能再生了。如果再生,那就是超生,需要交納罰款。
家裡沒錢,就直接拉東西、扒房子。
秦母就曾經親眼看到鄰居因為超生而被扒了房子,一家人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秦母便和秦父商量,他們不留在村子裡,而是去外面生。
如果是男孩兒就抱回來,如果是女孩兒就直接丟掉。
這樣也不會被罰款。
兩口子就去了隔壁的縣城,一邊打工,一邊準備生孩子。
結果生出來,發現又是個女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