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后沉默了。
她知道,以她的身份、皇帝的恩寵,以及奉恩公的爵位,想要給陳壽找一個出身高貴、門地相當、才貌俱全的妻子,並不困難。
但,陳太后不敢保證,那個明面上端莊嫻雅的女子,會不會在心裡嫌棄陳壽。
看著陳壽寫滿委屈的面容,陳太后感同身受啊。
她太清楚被人嫌棄、被人嘲笑、被人無視的感覺了。
先帝建立新朝後,陳太后從一個尋常命婦變成了全天下最尊貴的女人。
可,這並不意味著,她真的受到了所有命婦的尊敬與愛戴。
陳太后出身不好,沒有讀過書,若不是先帝發跡後,她偷偷找人學了些,完全就是個睜眼瞎。
勉強認識一些字,也無法像那些世家大族的女眷般舞文弄墨、吟詩作對。
有時候,她甚至都聽不懂那些貴婦恭維她的典故。
當然了,人家引經據典的嘲諷她,她也不知道。
那時,陳太后雖然當了皇后,但後位並不是那麼牢靠。
一來,她年華已逝,而先帝為了安撫世家、前朝舊臣等等勢力,廣納世家女、宗室勳貴家的女子入後宮。
那些女子,年輕、美麗,知書達理,能歌善舞,宛若一朵朵嬌豔富貴的牡丹花。
別說男人看了喜歡,就是陳太后這樣的女人,也願意多看幾眼。
二來,太后出身卑微,本身的才能也很難擔負起皇后的重擔。
三來,皇子們開始長大,先帝卻老了。
曾經的父子親情,在權利面前,變得那般蒼白、可笑。
年邁的皇帝和英氣勃發的太子之間,終究還是發生了矛盾。
還有皇子與皇子,也開始有了爭奪。
而作為諸多皇子的親生母親,陳太后夾在先帝和太子之間,夾在幾個兒子中間,真是左右為難。
又有年輕寵妃生了先帝的老來子……
那段歲月真是不堪回首。
陳太后還是自己的兒子當了皇帝,她成為無人可以廢除的太后,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那些曾經輕慢、嘲笑過太后是田舍奴的貴婦們,也都收起曾經的傲慢,在陳太后面前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即便如此,陳太后還是能夠感受得到那些世家貴婦們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輕蔑與嫌棄。
明明人家是笑著的,規矩上半點錯處都沒有,可你就是能夠感受得到,人家對於你的不屑。
陳太后真是受夠了那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