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爐子?”
蔣一鳴愣了一下,定睛一看,才看到自家老房子的客廳裡,放著一個燒炭的大鐵爐子,長長的煙囪高高豎著,靠著牆拐了個彎兒,然後從煙道伸出去。
而整間屋子,就是靠煙囪散熱來取暖。
蔣父手裡拿著舊報紙,爐膛裡塞了一些樹枝,他正準備引火、點爐子。
“爸,你怎麼還用這個?我不是早就給你說,咱們裝暖氣,用集體供暖的嘛。”
蔣一鳴有些不滿的說道。
父母住的是蔣父單位分的福利房,房齡二十多年了。
這樣的老房子是沒有暖氣的。
往年家裡取暖,就是燒這種煤炭鐵爐。
但,生爐子太髒了,也不安全,關鍵還會造成汙染。
早在幾年前,當地政府就鼓勵居民採用節能環保的取暖方式,也就是安裝暖氣。
但不管是自家安裝壁掛爐,還是參與集體供暖,都需要花幾萬錢的安裝費。
後續取暖的時候,還會另有費用。
節儉了大半輩子的蔣父蔣母便有些捨不得。
用他們的話來說,那就是:“安什麼暖氣啊?還是用這種碳爐子最好,既能取暖,還能炒菜做飯。”
至於不衛生什麼的,老人也有話說:“那就勤快點兒,多打掃幾遍。反正我們都退休了,閒著也是閒著!”
這話倒也是事實,蔣父蔣母雖然退了休,卻都不是愛動愛鬧的性子。
就是蔣母,周圍的老鄰居、老同事都去跳廣場舞,她也不去,有時間就在家裡做家務。
其實,她更想帶孫子。
可惜兒子娶的第一個老婆意外死了,第二老婆娶進門快三年了,肚子也一直沒有訊息。
唉,老太太愁啊,可她又不敢太催兒媳婦。
自己兒子是二婚,能夠娶個條件不錯的黃花大閨女不容易。萬一催得急了,人家再有了意見……她兒子可不能變成三婚頭啊!
不跳廣場舞,也沒有孫子孫女,老兩口可不就整天待在家裡閒著嘛。
可他們又不想看電視,怕費電!
所以,撿柴火、生爐子、打掃衛生,對於二老而言,不是什麼累人的活計,而是打發時間的消遣!
“哎呀,什麼暖氣不暖氣的,多費錢啊。”
再次聽到兒子勸自己安裝暖氣,蔣父還是那一套論調。
也是,在蔣父看來,有安裝暖氣那幾萬塊錢,還不如攢著給他孫子買學區房呢。
“爸,這不是錢的問題,在屋裡生這種爐子,髒不說,關鍵是不安全,前幾天電視上還報道了有人煤氣中毒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