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藏拙,便一招破了他三年來的佈局,一切謀劃瞬息之間被傾覆。
皇帝親賜監國之權,且聖旨也已經擬定用印,有張久陵、陸銘為見證。
他就算是想要在這時候改寫,又或者是行逼宮之事,也已經晚了。
李林甫只好選擇暫時退讓。
蕭奕這才一步一步上前,抬起左手的聖旨,開口道:“三寶,宣詔吧。”
跟在後面的三寶太監親眼見著蕭奕出手殺人,面不改色,那瘦弱的背影,卻已經有了五分陛下的影子。
聽到蕭奕的話,連忙躬身道:“遵命。”
三寶太監雙手接過聖旨,走到鹿臺上,看著下面的百官,開始宣讀聖旨。
“陛下有旨!”
百官們已經等的快要不耐煩了,見得三寶太監躬身捧著聖旨出現,就知道結果已經出來了,更是連忙調整身形,躬身接旨,又都是心思各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臥病在床月餘,大乾政事荒廢已久,然國不可一日無君,今,太子賢德,可為朕監國,凡國之軍、政、民之大事,一應決斷,朝野上下,軍務內外廷,見監國皇太子,即朕親臨!”
“欽此!”
“轟……。”
百官們頓時轟然一片。
什麼?
太子監國?!
他們莫不是聽錯了。
公相和秦王殿下不是在裡面嗎?
怎麼就是太子監國呢?
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一時間,是議論紛紛,竟然都忘記了接旨。
“肅靜!”
“諸位大臣,還不接旨?”
三寶太監自然明白他們為何有這樣的反應,實際上,在太子責問張宏的時候,他也是這般不敢相信。
往日裡懦弱無能的太子,今兒個竟然趕在甘露殿外殺人,種種表現也遠超以前,就好像是變了一個人。
百官們眼見太子和李公相等人一起出現在鹿臺上,只好連忙躬身道:“臣等,接旨。”
蕭奕站在鹿臺上看著躬身施禮的百官,難怪人人都想要當皇帝,這種掌握著天下生殺大權的感覺,確實不錯。
“文山公、李公相,如今孤蒙父皇看重,賜監國之責,當以父皇文治武功、勵精圖治。”
“然,孤初次行監國之責,於國政略顯生疏,還請文山公、李公相指點,輔佐孤治理好大乾。”
張久陵字文山,三朝元老,為人正直仁義,忠於大乾。
身雖然懦弱無能,但是對於這朝堂之上的一些事情,還是知曉不少。
這樣的人,是他現在可以依仗的人,也是現在大乾唯一可以稍微壓一壓李林甫的重臣。
張久陵緩緩地說道:“臣自當鞠躬盡瘁,輔佐殿下。”
李林甫平靜地拱拱手,開口道:“殿下已有陛下雄才大略之風,臣自當帶領百官盡心盡力輔佐。”
“如今大乾由殿下監國,一些需要陛下批閱之奏章,還有些許重大國策,還需殿下裁定。”
“臣這就讓人送於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