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最簡易的第一代蒸汽機,也已經給了百官一個小小的震撼。
回到了政事堂。
蕭奕繼續講道:“想要真正鍛造出來那等非常強大的蒸汽機,可能需要很多年以後,因為這其中會涉及到很多的知識點,也涉及到很多的原理,甚至是一個小小的配件生產,就是一個巨大的瓶頸。”
“但是,就算是再難,也要堅持,時間再長,只要是一代一代都傳承接力,隨著教育的發展,新學的推行,更多的人才出現,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現在,我們可以假設鐵馬和軌道作為運輸工具成立,南方的糧食、絲綢、茶葉、瓷器等等就可以很快到達北方,而北方的煤鐵或者是煉出來的鋼材運輸到南方,製造出來的廉價紗、棉,又可以進一步向海外進行貿易。”
“當大乾的貨物可以源源不斷地運輸到這個大陸上的所有大洲之地,那大乾就能夠透過最先進的工業,創造出最大的價值,成為真正的天朝上國。”
沒有足夠的財富和人口,工業變革根本無法啟動。
好在蕭奕以非常短的時間內平定了北地四大番邦,從而收復失地,也收回來不少的錢財。
這就算是一個原始積累了。
朝廷以前是缺錢,可以平定了西夏、蒙元、北燕之後,獲得了不少的金銀珠寶,還有不少的糧食,以及遼闊的疆域和人口。
這都是能夠為工業革命創造養料的原始土壤。
有了這一層關係。
蕭奕能把專項資金提到一個比較高的程度。
蕭奕繼續說道,“孤之所以如此講,想來,諸卿也有明白人,知道如今的大乾面臨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地域遼闊,而南北、東西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因為地域原因,北地冬季長,所以也就算是苦寒之地,而且,安北都護府是一片草原,除了放牧,基本上是沒辦法從事其他的生產。”
“鐵馬馬車可能要十幾年、幾十年才能實現,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可以先修路,修建水泥路。”
“然後呢,生產出來小型蒸汽機,製造一些小型的貨車。”
“也能縮短行程和時間,從而讓人從南到北,或者是從東到西,都不會再要個把月的時間了。”
“北地、西涼等,這些地方因為地域原因,發展前景也就能看出來。”
“但是東南之地也就這麼大,不可能把所有人都遷徙到這裡,時間一長,人口增多,對土地的需求增大。”
“只會造成東南之地的擁擠。”
“所以若是道路通暢了,北地的牛羊可以幾天就運送到東南,東南的絲綢幾天就可以運送到北地。”
“地域的限制只存在於先天的地域和氣候,而不再是路難行。”
這也是蕭奕這個監國太子的身份帶來的好處。
古往今來。
中原之地的改革,也一直都是自上而下。
當然,這樣的改革其實並不算是真正的完全改革,畢竟封建王朝不改,那就談不上是什麼徹底的改革。
可是,若想要推翻封建王朝,這個時候,根本就不太可能。
因為整個世界的發展,大乾絕對已經走在了最前端,成為了最強大的東方大國。
這時候,直接就從爬到跑,那是不可能的,只會適得其反。
畢竟,在相當於是前世大唐的時代,如果想脫離高度集權的皇權來進行社會改造,那無疑是痴人說夢的。
當然啦,蕭奕是監國太子,他可以潛移默化地慢慢地把皇權分出去,卻又能保證皇權的存在。
等到以後,大乾可能會形成一個像是君主立憲制的制度。
皇帝也不能成為一個吉祥物,他依然是帝國的統治者,但是在他之下,還有六部九卿等官署。
當然啦,這種制度也不能在現在就建立起來。
蕭奕還要透過手中的權力來改造大乾,如今談論的是南北發展不平衡,是大乾要先把發展中心放在東南,然後同時,以東南帶動西北的發展。
大殿上寂靜無聲。
人與人的想法各不相同。
蕭奕想的是開啟工業革命,讓中原早一些進入工業時代,直接跳過中間那麼多年的征戰,那麼多年的封建統治時期的封建思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