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奕弄清楚來龍去脈,哭笑不得。
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一個是,軍功授田本來是蕭奕為了改革,為了提高大乾禁軍將士們的待遇,也為了給他們以後退伍留一條後路。
當然,更多的也是為了以後的安置問題。
畢竟這個時代,行伍之中的漢子,沒幾個是會讀書識字的,讓他們當官,不太可能。
頂多就是一個鄉上的官差。
可是,以後退伍的人會比較多,大部分年齡也比較大,鄉上的官差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的位置。
所以嘛,給他們授田,就能在以後解甲歸田,也好有一個奔頭。
有人鬧著分少了。
也有人因為授田的田產和當地有掰扯,畢竟很多田地,那都是朝廷收回來的。
有人自然還是不甘心,眼看著授田了,就在田野間鬧起來。
這一鬧。
自然也就出了問題。
至於蕭奕的處理很簡單,鬧事的,不管是平民還是士族,又或者是軍中將士。
該問責的問責,該受罰的受罰。
朝廷不偏袒任何一人。
不能因為你有軍功,你上陣殺敵,保家衛國,就要偏袒你。
對就是對。
錯就是錯。
你覺得分得少了,那你為何在戰場上不奮勇殺敵?
有多少人是從一個士兵奮勇殺敵,一路加官進爵,成為了武勳的。
若是不服。
那也只能受著。
而那些還心心念自己搶來的田產的佃主、士族,那自然是重重地罰。
將士們在外浴血奮戰、保家衛國,才有你在後面逍遙快活。
如今,分給將士們一些田產,你卻不願意。
若是沒有這些將士們。
你家的祖地,早就被人給刨了。
你不發自於內心地感謝這些將士們,竟然敢出髒口,如此薄情寡義、忘恩負義之人,豈能不重罰?
好一番折騰以後,軍功授田這件事情,才算是安穩落地。
翌日並無朝會,狄晏卻也不敢讓監國太子等候,雖然精神不足,但他還是早早起床,穿好官服出門而至習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