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奕拿起來自於大乾海商以及蕭政那邊送來的,關於東瀛之地的一些情況。
這時候的東瀛真的還存在於原始的情況。
也就是被稱之為飛鳥時代的時期,說原始吧,也確實有一些原始,因為直到這時候,皇權才得到了穩定。
天皇成為了東瀛最高統治者。
然後便是幾個幕府,德川、藤原、蘇加,三個強大而又富裕的家族。
執政的乃是聖德太子。
蕭奕坐在首座上,開口道:“東瀛的情況,你們也都看了,大家也都分析,按照孤所說的地緣均勢學說,一條一條地往東瀛上面套,看看都有哪些適合當下大乾和東瀛之間的互市。”
狄晏站出來,躬身道:“殿下,臣以為這時候的東瀛可以用分而治之的策略,讓德川、藤原、蘇加三足鼎立,成為兩家相鬥。”
“畢竟,三足鼎立的關係,就很難去打破平衡,少了一個士族,其他兩個士族必然為了不被清算,而尋求大乾的幫扶,這時候,大乾在他們看來,就尤為重要。”
“而以臣看東瀛之地的情況,可以先扶持德川和蘇加,打壓藤原幕府。”
“藤原鐮足此人算是一個小威脅。”
戴光亦是接話道:“殿下,臣也以為藤原幕府可以打壓一番,從情報來看,藤原家似乎有意想要壓低大乾的貨物價格,這樣的人,既然不聽話,那就不能留著。”
蕭奕點點頭道:“你們所言,三弟也已經寫了信告訴孤,他也是這個意思。”
“藤原幕府既然有意想要觸碰大乾的龍鬚,那正好,槍打出頭鳥,讓其他兩家知曉,大乾的龍鬚,可不是那麼好摸的!”
如今,大乾已經打造出來不少的商船,而蕭政這一次出海,更是帶了六千燕雲十六騎,直接就在東瀛那邊圈地造城了。
而東瀛那邊還在一個比較原始的時期,文化的發展,還要經過好幾個時代的改革改制,才能壯大起來。
這時候,其實是大乾入主東瀛的最佳時期。
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夠讓大乾和東瀛實現更加友好的往來。
蕭奕繼續講道:“再加上一條,操刀割肉。”
“燕王已經在東瀛的西海岸開始圈地造城了,那這些個地方,就不能放棄了。”
“幫助德川和蘇加兩個幕府掌握更多的權力,打壓藤原,然後可以和這兩家,再加上那個聖德太子一起,瓜分了藤原的地盤以及錢財等等。”
“大乾也不必要太多,西海岸的一小片地,建立一個碼頭,一座都城,作為大乾和東瀛的交易大市。”
“我們的目的也不是要東瀛的土地,這一點兒疆域,對於大乾來說,可有可無。”
“大乾需要的是東瀛的兩座銀礦,需要的是他們為大乾打工,源源不斷地運送白銀到大乾來。”
“當然啦,以後也能把東瀛建造成為一個大乾的工廠。”
“比如一些不利於水土的工廠,可以建造在東瀛那邊,讓他們出工人,為大乾創造更多的產品。”
“我們不必在那邊建立一體化的工廠,比如,讓他們造原始材料,運送回大乾,再稍微加工一下,就是一個商品,再賣去東瀛。”
“這也是可以的。”
蕭奕的意思也很簡單,若是東瀛國內有哪些勢力衰弱,而又要被群起攻之,那麼大乾可以不參與拿肉,但這塊肉怎麼分,得大乾說了算!
這樣一來,控制整個東瀛的就不再是天皇,不再是幕府,而是大乾。
不用一兵一卒。
只是用了買賣交易,就能夠達到控制一個國家。
這也是蕭奕前面就講到過的地緣均勢學說。
一切的戰爭,只是物理手段,搶了地方,卻搶不了人心。
而地緣均勢學說,再加上貿易戰、商業戰、溫水煮青蛙、人口遷徙、佛教東傳等方式,完全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夠和東瀛實現更加友好的互市。
讓東瀛成為大乾的白銀礦山,以後,也成為大乾的工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