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乾監國太子 > 第276章:冗官、徭役

第276章:冗官、徭役 (第1/2頁)

推薦閱讀: 一世兵爭

須知道,土地制度、賦稅制度、徭役制度,三者是分不開的。

蕭奕改了土地制度,改了賦稅制度,那自然也要改徭役制度的。

其實,徭役制度也早就改了。

在兩年前,蕭奕除掉了奸相李林甫之後,就開始慢慢地改徭役制度了。

以工代賑,就是對徭役制度的改革的一個點。

賦稅制度自然是兩稅制,分夏秋兩季繳納。夏不過八月,秋不過次年二月,基本上是夏徵麥,秋征米。

這樣一來,百姓們也就不必還要拿著糧食去換錢,被糧商們坑一大袋子糧食。

朝廷的糧倉也能得到維護,不至於讓邊關的將士們餓著肚子戍守邊關。

稅率方面,大乾也有了新規:官田每畝稅五升三合,民田三升三合,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沒官田一斗二升。

當然,實際操作還是要看各個地方的發展階段,發展的狀態。

像是安西都護府這邊,自然不可能很好地實施這種稅率,那自然要換成其他的規定。

至於徭役,分為裡甲和雜役兩種。

這種自然就要實行改革了。

徭役的存在對於大乾的發展沒有太大的好處,工人這個階級在以工代賑之後已經形成。

特別是很多被土地兼併影響的農戶,如今都成為了農民工。

徭役中的裡甲其實就相當於是差役的臨時工,存在的本意是要幫助官府治理地方,但是存在的形式卻又是尷尬的。

這就好比後世,臨時工是否具有執法權的問題了。

所以嘛。

地方上的治理,也就直接落實到了不良人的身上。

不良人以後也將會是退伍之後的戰士們組成,也就是傾向於禁軍中計程車兵,少部分,則是招收。

“諸卿,如果你們是一個普通的自耕農,你每年在完成給朝廷交稅方面,不願意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自然是徭役,賦稅已經不算高了。”

蕭奕到了東南最大的一個碼頭,看了看海商的發展,在這裡,不忘繼續開設自己的小課堂。

“除了徭役,還有一方面就是作為稅收繳納的糧食,這裡面的門道可太多了,大斗進小鬥出,大秤進小秤出,都是最基本的。”

“水至清則無魚,朝廷也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官吏都能剛正不阿,都能兩袖清風,都能兢兢業業,都能愛民如子。”

“但是,朝廷可以杜絕官員們貪墨的越來越大,胃口越來越大,地方上的官員們全都是貪汙納賄之人。”

“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朝堂之上的官員,就要有個原則,‘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我們自身能堅持原則,能夠做到以身作則,自然也就讓下面的人不敢亂來。”

“徭役、糧食、耕牛與種子。”

“百姓所求不過是吃飽穿暖,商人所求不過是名和利,士族們所求,也不過是名和利。”

“那我們就想辦法,讓他們能有一個正確的獲得名和利的渠道。”

“就比如這一次的東南問政大會,只要是他們願意做一些符合朝廷原則的事情,每一年,給大乾禁軍送幾千只燒鴨,給大乾禁軍送幾萬套戰袍,又或者是主動出錢修橋、修路、修運河,孤自然以誠相待。”

這就是蕭奕的態度。

很多官員,其實也被蕭奕的這種大動作,大手筆給震驚到了,或者說,他們很多人其實還是都存在於以前的那種治國理政的思維之中,甚至是還有人覺得要無為而治。

可是無為就真的能夠治理好一個泱泱大國嘛?

“殿下聖明!”

最新小說: 宰執漢家 回到明末搞基建 我在春秋不當王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 庶子之徵 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帶著狙 紅樓從遼東開始 開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國 不裝了,其實我是朱重八 魏卿 東風吹我入異世 滿朝二五仔,但臣對女帝忠心耿耿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瑪雅1441 挽明從海島開始 邪王追妻路漫漫 我看這亂世很不爽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 穿越三國:這個阿斗不用扶 回到明朝造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