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八日當天,大乾禁軍突然大規模出動,先拔除掉橫山各山口的西夏據點,然後有先鋒大軍進入了橫斷山內。
還是大張旗鼓,聲勢浩大,有一種傾巢而出的感覺。
興慶府中的很多部族見到這情況,也連忙私下與西夏人報信。
這些人,一邊向著大乾表示臣服,連糧食都拿出來了,一臉諂媚的笑容。
卻又一邊暗通曲款。
這樣的世家大族也本來就是慣會趨利避害,和中原的世家大族也沒什麼兩樣。
之所以能夠成為世家大族,也正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會趨利避害,會追逐利益。
若是沒有這樣的能力,也早已經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而與此同時,已經到達了橫斷山脈中的李察哥終於是見到了國主李乾順散出去的斥候。
平心而論,這一戰,西夏打的是垂頭喪氣,如今一個一個就好像是沒了爹媽的孩子一樣。
西夏首都已失、四塊核心統治區域已經沒了三個,唯一明面上還在的後套地區,估計也快沒了。
所以這場主力會戰,與其說是一決勝負,倒不如說是西夏人被周邊大國的聯盟、詭計、突襲、背叛等等戰略活動給逼到窮途末路後,不得已用自己最後的一波大本錢來一次死中求活。
原本應該是西夏人據險而守以逸待勞的,等待蒙元、北燕和大乾殺的你死我活,兩敗俱傷之後,他在趁機撿便宜,結果,西夏現在成為了出頭鳥,被蒙元拐騙,然後又被拋棄了。
當然,也不能說是被拋棄,蒙元的確派遣了支援的鐵騎,只是這鐵騎太少了,也沒有真正想要支援的心思。
對於這些鐵騎來說,他們本就生活在靠近西夏和朔州之北的地方,前來支援,也只是無奈只能聽從鐵木真的調動,然後也想著來試一試,若是可以到達興慶府,成功支援了,不僅可以留下大乾太子,還能向西夏要一些好處。
可是這一支鐵騎被韓世重給攔住了,對方見此,也就不想拼命,因為攻打金賊的時候,他們也有著不小的損失,都想著保命呢。
大乾攻打的又不是他們的部落,憑什麼要給党項人賣命呀。
而現在,李乾順和李察哥兩人雖然能從河對岸獲知種種情報,卻都只是滯後且混亂的,根本不能做到獲知即時軍情。
但即便如此,李察哥還是竭盡所能,冒著天寒地凍,千里奔襲,想要聯合李乾順,攻打大乾西路軍,然後收復興慶府,因為局勢一日比一日壞,察哥沒法拖下去。
真要拖下去,大軍怕是要漸漸離散的。
“大乾太子犯了大錯!|”
清早時分,李察哥立馬於橫斷山的某個山腰的坡上,朝著周圍軍將肆無忌憚的放聲言道,根本不在意周圍登船士卒的頻頻回顧。
“而且是兩個致命的大錯誤,一不該在這橫斷山脈裡與咱們党項人作戰,咱們的鐵鷂子無堅不摧!”
“二不該放棄城防,把全軍禁軍都派出來追擊我們,以至於現在的興慶府已經是一座空城!”
“到時候,我們和國主的親軍聯合一處,一起甩開大乾的禁軍,然後轉而快速回到興慶府,必定可以圍困住那大乾太子,然後逼迫他撤軍!”
而言至此處,不待眾將士呼應,李察哥便直接拔出刀來,在空中奮力一揮。
“此戰,誓要奪回興慶府,然後輔佐陛下與太子,重立大白高國!”
周圍軍將聞言,各自拔出腰刀,將白刃舉起,轟然稱是。
而李察哥說完這話,也是一咬牙,直接收起白刃、催馬向前,身後的黑牛大纛跟上,他們已經得到了國主李乾順的訊息,自當是大快人心。
而當天,他們就在橫斷山的某一個山谷中相遇。
現場自然又是一番君臣相宜,李乾順直接認錯,覺得是自己沒能護衛好西夏,表示奪回興慶府以後,會直接下罪己詔。
李察哥自然又是安慰,又是表忠心,最後又說了自己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