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吧。”
“過來,讓為父好生看看。”
蕭棣的聲音聽起來中氣不足,整個人看起來也有些虛弱。
本是五十多的年齡,看起來,一頭灰髮、面容枯槁、雙眼時不時有些無神。
想到當年離開京師的時候,父皇還是一位睥睨天下的雄主,變成了如今這般樣子,心中也是無限感慨。
“父皇,兒臣……兒臣回來晚了。”蕭政大步上前,跪在了床前。
蕭棣緩慢地伸手,把手放在了蕭政的手背上,拍了拍。
“不晚,不晚。”
“保定關至關重要,有你在,北燕的人就不敢南下侵犯邊關。”
“只是,這些年苦了你了。”
蕭政搖搖頭,回道:“不苦,能為大乾鎮守邊關,兒臣十分榮幸,從不覺得苦。”
“就是,就是有一些想念父皇。”
蕭奕這時候在一旁溫和而又內疚地說道:“也是我的不是,未能照顧好父皇。”
“早些嶄露頭角,幫助父皇治國理政,為父皇分憂解難,讓父皇修養,說不定,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蕭棣看了看蕭奕,沒有說什麼。
老大的心思,他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但是大乾現在確實需要他這樣的太子來監國,才不至於大權旁落。
他以後還怎麼去面見蕭家的列祖列宗?
蕭棣也是看出來了,能夠守護大乾帝位的人,非蕭奕莫屬。
就算是能征善戰的蕭政,也只能是鎮守一方,而無法中興大乾。
所以,他也沒辦法責怪蕭奕以前藏拙,等待那危機時刻,才一鳴驚人。
真要是早就開始嶄露頭角,他恐怕還不敢把權力交給蕭奕,讓他幫忙呢。
想到這裡,蕭棣暗自嘆了一口氣。
蕭政聽到蕭奕這話,也看了看自己的這位大哥,見到他眼中的一絲愧疚,也沒說什麼。
只能說,同為蕭棣的兒子。
他也能理解大哥為什麼要藏拙,不藏拙,他就永遠成不了大乾的監國太子。
“大哥也有大哥的難處,三弟能理解的。”蕭政也無比真誠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蕭奕見到蕭政的神色,一時間,也不知道他是真心,還是假意。
只能說,坐到了他這個位置上,不定是不能太過於相信親情、友情。
最是無情帝王家。
自古以來,這個道理也已經成為了一條真理。
蕭棣看了看兄弟兩人的表現,露出一絲笑容說道:“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朕能見得你們兩人齊心協力,就算是死也能瞑目了。”
蕭棣現在是真的想要看到蕭奕和蕭政兩人能夠友好相處,一個主內,一個主外,治理好大乾。
“父皇教導的是,外面如今都在傳大哥乃是堯舜在世、賢德聖明、英明神武。”蕭政似有些崇拜地說道:“我從保定關一路南下回到京師,見河北道南路稍顯混亂,而到了京畿路,百姓都是一片安寧,京師的子民臉上都露著笑容呢。”
蕭政的主動展現出友好的姿態,蕭奕自然也是看到了。
蕭棣也是欣慰無比,道:“你大哥每天都會入宮看望為父,也都把自己的那些想法說了出來,讓朕給給意見。”
“朕聽了之後,也是倍感欣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