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奕到了甘露殿。
蕭棣病情雖然得到了控制,其實真實情況是已經油盡燈枯,被蕭奕的兩絲金丹之氣吊著命。
此時已經深夜之後。
蕭棣自然沉睡過去,再大的動靜也無法驚醒他。
蕭奕也沒打算驚醒他。
李林甫謀反在他意料之中,也透過楊照得到了訊息,提前做好了布控。
可平定李林甫謀逆一事,這後面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
翌日,臘月三十。
本該休沐的年關之日。
一大清早兒,天剛五更鼓響,皇宮內傳來了鳴金之聲,百官驚聞,連忙換上一身官袍,在辰時的烈烈寒風中,向著皇宮而去。
太極宮,燈火通明,宮女、太監們都是低著頭行色匆匆,不敢有一點兒馬虎。
廊簷下的八角宮燈高懸其上,隨風搖晃,遠而望去,燭光彤彤,簇簇似霞,燦如雲錦。
樑柱之畔以及丹墀上,一隊隊著大紅團紋黑蟒服,腰懸寶刀的殿前司侍衛、東宮衛率,立身廊下,神情肅然,警戒四周。
不過一會兒。
漢白玉的宏闊廣場上,大漢朝百官黑壓壓一片,分文武而立,卻突然發現,自己身邊好像少了一些人,而最前面的幾個熟人,不見了。
李林甫不想把自己逼宮的事情鬧得人盡皆知,知道的人越多,也就越可能洩露,所以參與其中的人都是自己的心腹。
蕭奕也不想把此事鬧得人盡皆知,以至於人心惶惶,若是能夠一夜之間,悄然無聲地解決李林甫叛亂,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百官照常入宮朝議。
這樣一來,他也能很快收攏人心,徹底掌權。
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敘話的文武百官,各按品級群聚,不少官員臉上都有幾分疑惑,還有一些猜測,不顧殿前禮儀,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啪啪……
這時,只聽得一聲淨鞭響,文武百官都停了議論,列隊,恭敬相候。
“微臣,見過太子殿下,恭安。”
文武百官山呼之聲,在莊嚴、肅穆的大明宮宣政殿中響起。
“諸卿平身。”
蕭奕目光逡巡過下方黑壓壓的文武百官,少了一些人,這朝堂看起來才順眼多了,給三寶太監使了個眼色。
三寶太監舉著絹帛,展開聖旨,尖銳的嗓音在殿中響起:“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逆賊,乃奸相李林甫也,於昨夜舉兵謀逆,太子早有所察,在永安郡王、太傅輔佐之下,平叛逆、護國祚。朕心甚慰,奸相既除,當肅正朝綱、再興大乾……。”
隨著聖旨在三寶太監尖細聲音中唸誦,宣政殿中,眾臣默然無聲。
實在是這個瓜太大了。
也不知道保不保熟。
一下子有一點兒吃不下。
消化不良。
一大早上的。
本來還有一點兒睡眼朦朧呢。
這一下子,直接給驚醒了。
渾身哆嗦了一下,瞬間“轟”然一片。
當然,不少人還是比較高興的,不高興的人也不多,也有忐忑不安的,甚至是嚇得臉色蒼白的,完全就是眾生相。
下方眾臣神色不一,心思各異。
等唸完之後,狄晏就第一個站出來了,他是吏部尚書,也算是有著監察職責,直接就開始彈劾了。
“奸相李林甫,禍亂朝綱、奸詐狡猾、貪贓無法,如今更是行兵禍之事,罪大惡極,臣請斬李林甫,以安民心!”狄晏義憤填膺地說道。
戴光也跟著躬身道:“臣彈劾刑部尚書劉檜,該員昏聵無能、諂媚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