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蕭政鎮守保定關這些年,一直都在暗中佈局。
河北道最大的一個商號竟然是蕭政的人,而且,其主要負責的是大乾和燕地的通商交易。
涉及的商品還非常多,鹽、鐵、絲綢已經不算什麼,甚至是還出現了盔甲兵器。
而這件事情也沒有那麼難打聽,三寶太監花錢就可以買到,根本就不用安插暗樁在蕭政身邊去打探關於他的情報。
看來,有人比蕭奕還要早就盯著蕭政。
想想也是,戍邊五王,再加上一個燕王蕭政,六位手握兵權、鎮守一關的親王,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個非常大的威脅。
這還不算什麼。
從慕容胤和蕭政這幾年的對峙來看,好像早已經形成了某種默契。
蕭政想要軍功了,就會有燕人扣關,雙方大戰一番,最後蕭政的大軍殺敵幾千,擊退了燕人賊軍,大獲全勝。
總之,邊關確實不穩,但是卻又不是那麼的混亂,也不是那麼的迫在眉睫。
蕭奕覺得蕭政很有可能已經和慕容胤結盟,又或者是說暗通曲款。
如此一來,自己就算是不同意燕人出兵攻打金人,蕭政也有可能以各種理由不出兵鎮壓。
這個議和,也有可能是燕人走個過場罷了。
心下思索片刻,蕭奕就打算讓趁機嚮慕容胤要一些好處,不然,這口氣可咽不下去。
……
渭州隴西郡。
蔡瑾經過六天左右的路程,帶著三十萬石糧食,於第六天的黃昏之前到達。
渭州靠近長安,受災雖然嚴重,但是百姓早就趕到了長安城去乞討,大部分百姓都得到了安置。
當初也有不少官員在這裡賑災,然後就相當於是在整個隴右道賑災。
所以總的來說,隴右郡的災情並不是很嚴重。
隴右道這邊的天氣確實炎熱無比,房間裡面有沒有冰塊可以降溫。
蔡瑾手中拿著手絹擦汗,只覺得自己這是來受罪的。
本來還好一個局面,就因為太子突然得監國之權,以至於他的一些謀劃直接落空。
現在是夾在了李公相和太子殿下的中間,進退兩難,且已經成為了李公相的馬前卒,只有艱難地前行。
這一次被太子殿下安排來隴右道賑災,恐怕就是一個坑,弄不好,這個坑就能把自己埋了。
賑災得力,為太子殿下解決了隴右道的隱患,這名聲到了最後,那也是太子殿下的。
同時,還會讓李公相不滿。
賑災不力,回去之後可能就被太子殿下推出來背上罵名,一刀砍了,再換個人。
這也是蔡瑾當初在朝堂之上,百般推辭的原因。
然而,太子殿下聲東擊西,這一個任務,最後還是落在了他的頭上。
“參政,粥棚已經搭起來了,十萬石糧食,也已經運送到了隴右郡糧倉中。”
隴右道的郡丞是個發福的中年人,穿著夏天的官袍,看起來卻也端正。
但是此人能夠成為渭州隴右郡的郡丞,也就不是一個簡單人物,此人也算是蔡瑾的人,這些年,透過渭州太守向蔡瑾上貢了不少金銀珠寶。
蔡瑾喝了一碗酸梅湯,才感覺稍微舒適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