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春向海外傳書給屈原,屈原收到訊息後,來與坤如等人辭行,意欲返身中土,為國效力。坤如聽說屈原要返回楚國,對屈原道:
“拋不下塵俗,當初你就不該來!”
“細細算起來,我到這裡也有二十年了!二十年來,我放下了一切,看清了一切啊!”屈原道。
“那何故還要回去?”坤如道。
“正因為放下了,看透了,才要回去!”屈原道。
“你若真是什麼都放下了,什麼都看透了,你就是神仙了,就是神仙們也沒有做到什麼都能放下!”坤如道。
“我在此二十年,已經做過一回神仙了,再過二十年,也不過如此!”屈原道。
“悲天憫人,心繫天下,你生來就是這樣的人,還說什麼都放下了!你以為你放下了生死,你只是放下了自己的生死,別人的生死你還沒放下呢!”坤如道。
“我並非放不下楚人的生死,放不下的是楚人的情懷!秦法的本質在於對利益的維護,楚人的情懷,在於對自由的嚮往!如果秦國戰勝了楚國,世人會認為是利益戰勝了自由!塵俗之中,如果你想要自由,一定會失去利益,的確如此!然而這二十年來,我看清了一切,人們終將會為了自由而放棄利益,只是他們暫時被利益迷惑了而已!”屈原道。
“秦法不過是法家的實際運用,頂多也不過是有些極端而已!道、儒、墨、法,諸子百家,向來各不認同,這又能說明什麼呢?”坤如道。
“秦法和楚風,代表了世人對人性善惡的認知和對生命意義的探尋,一旦秦法大行其道,世人會走向深淵,乃至自取滅亡啊!”屈原仰望天空道。
“你想給世人一盞明燈,可惜世人已經習慣了黑暗!”坤如道。
“那就將我自己燃燒殆盡吧!”屈原嘆道。
“說來說去,你不是心憂楚國,就是心繫天下!八百年後,天下終將歸於呂氏,早晚是呂氏的天下,你又何必操心!”坤如道。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如若呂氏不認同這個道理,也不過是過往鴻雁罷了!無論是誰的天下,只要違背了無為而治的大道,終將是過眼雲煙!”屈原道。
“你我皆從塵俗中來到島上,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惜像老子道君這樣的聖人,不可能成為掌管天下的帝王,又何來無為而治的國度呢?”坤如道。
“是啊┄┄這樣的國度是多麼美好啊!我在此度過了神仙般的二十年,好似過了二百年,又好似只有一日,其中美妙不可言喻啊!”屈原嘆道。
“你執意返回,我也攔不住你,就怕你再也回不來了!不如你去見見神仙們,聽聽他們的高見!”坤如道。
“那就去見見瓊芳大師吧!”屈原道。
“好吧,明日我與你同去!”坤如道。
蘑菇山有三座形狀像蘑菇一樣的小島,因為形狀像蘑菇,漁民們無法登島,三座小島與世隔絕。三座小島上居住的人各不相同,按照習慣,一座叫凡島,一百歲以下的人大都生活在這個島上;一座叫壽島,超過一百歲的人,以及少數未滿一百歲但意術修為較高的人,在進入神仙境界之前,居住的地方;一座叫神仙島,是意術境界極高的神仙們居住的島嶼,他們的年紀有的已經超過了兩百歲。
島上有可以載人飛翔的大鳥,它們都是變種巨獸,如果有人登島,或是在三座島嶼之間往來,都要靠這些變種異獸才能完成。
屈原、坤如、棲露和羋日等人居住在凡島,如果不能修仙,他們會在凡島終老一生,死後他們的屍體將被拋入大海餵魚。瓊芳大師在媚門被稱為媚仙,但是到了蘑菇山,她只能居住在壽島繼續修煉,直到意術修為更上一層樓,她才能長住神仙島。
蘑菇山三座島嶼上沒有島主,沒有法律,只有習慣上的約定。島上的人可以生兒育女,但他們交換撫養對方的孩子;島上的人可以釋放自己的慾望,但他們沒有固定的伴侶;島上沒有家庭,沒有王國,沒有愛情,只有相互幫助和關懷,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由自在的歲月。島上的一切似乎都很自然,沒有人刻意指定規則,沒有人故意違背規則,沒有人追究其中的緣由,一切似乎順理成章地成了習慣。
這是三座神秘的島嶼,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屈原在這裡生活了二十年,他還想再在這裡生活二百年,可是當他聽到楚國有難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離開。
次日清晨,屈原和坤如驅使大鳥到了壽島,剛一落地,一個聲音在腦海中出現了:
“來吧,往大樹這邊走!”
二人向著前面的大樹走去,發覺壽島和凡島差不多,島上也是乾淨整齊,顯然經常有人勞作。
快到樹下之時,一個女人放下了手上的活計,站直了身子朝二人一笑。二十年來,屈原從未見過瓊芳大師,故而向那女人拜道:
“弟子屈原拜見大師!”
“什麼大師?”女人笑道。
“大師不是瓊芳大師麼?”屈原見她似乎年紀不大,驚訝道。
“我哪有她那麼年輕貌美!”女人又笑道。
“一百多歲的人了,說話還是這麼不正經!”突然樹上有人說道。
屈原心中一驚,抬頭一看,一個女人正在樹上餵食雛鳥,邊喂邊說道:
“它們的母親多日未歸,怕是遭遇不測了!也不知道將它們喂大了,還認不認我這位母親?”
“姐姐!我來看你了,快下來吧!”坤如朝樹上喊道。屈原此時才知道認錯了人,敢情樹上的人才是瓊芳大師。
不一會兒,一個滿頭黑髮的女人從樹上飄然而下,落在屈原和坤如面前。
“恭喜姐姐,姐姐生出黑髮了!”坤如又指著自己的頭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