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楚王正由趙國急忙往回趕,惠施和屈原就先拜見了昭陽令尹,聽說了越王無疆起兵攻楚的事。楚王一到楚國,聽人彙報完了越國的事,準備任用昭滑為大將征討越國。有個叫馮郝的大臣告訴他惠施來到了楚國,並對楚王道:
“惠施與張儀結仇,諸侯中人人知曉,大王如果與惠施結交,就得罪了張儀,惠施如今被張儀排擠,被魏國拋棄,大王何必為了一個無用的人去得罪張儀呢!”
“惠施遠道而來,我總不能連一面都不見他吧!”楚懷王道。
“見了反而不好說!如今他和屈原在一起,你就以戰事吃緊為由,一邊不要見他,一邊把屈原調去打仗,如此惠施在楚國也待不了多久,必然自行離去!”
“好吧,就依你所言!”
楚懷王於是立即下了詔書,令屈原為軍中右領,隨大將昭滑領兵出征越國。屈原接了命令,也搞不清怎麼回事,只得立即領旨出征。惠施見不到楚王,在郢都逗留了幾日,準備前往宋國尋找莊子,再由宋國返魏。
惠施前腳走了,張儀後腳就跟著到了楚國郢都。張儀先去拜見了靳尚大夫,隨後拜見了鄭袖,並告知二人他有說楚和秦之意。鄭袖剛剛從壽縣回來,一聽此事,正中下懷,就告知張儀她有一女,可嫁與秦王,張儀高興極了,遂和鄭袖有了一番商議。
鄭袖那日帶著日月雙媚匆匆回到了壽縣家中,又帶著父母回到了郢都城。日月雙媚遂將媚聖的意思告知了鄭袖,要求鄭袖將融月“月主”安插到秦國去,好似今日她在楚國一般。
張儀隨後拜見了楚王,楚懷王心想:幸好聽了馮郝的話,沒有接見惠施,不然今日難以面對張儀了!
張儀原本是替魏國聯楚而來的,但他見了楚懷王卻說道:
“如今越王無疆起兵造反,背後肯定有齊國撐腰!大王若是能夠和秦國交好,免了後顧之憂,一心對付齊國和越國,必定能夠消滅越國。若是大王得到了越國廣袤的土地,天下再也沒有比楚國更強大的了!”
“張相所言不差!如今齊國大將匡章兵至莒城,以圖伺機而動!若無齊國唆使,越國必不敢輕動!今我有意和秦,張相可有獻策?”楚懷王道。
“自古以來,結交聯盟,亦或嫁女,亦或質子,大王皆可用之!”
“張相可在郢都稍等兩日,待我細細思量一番,馬上就回復你!” 楚懷王回道。
“既是如此,我暫且告辭,靜候大王佳音!”
張儀辭了楚王,不久鄭袖就來了,楚懷王遂和她說起了和秦之事。鄭袖一聽,暗自高興,於是說道:
“大王勿憂,前些日我回孃家之時,偶得一女,聰慧美麗,天下少有,已經私下認做了乾女兒,還沒來得及向大王稟報呢!我的女兒也是大王的女兒,大王何不將她許配給秦王,也省得大王骨肉分離啊!”
“真有此事?愛妃真是我的賢妃啊,快快將他帶來給我瞧瞧!”楚王大喜道。
鄭袖立即讓人叫來了融月,楚懷王一見之下,果然絕色無雙,嫵媚多姿,暗中怦然心動。鄭袖一見,立即向融月使眼色道:
“快快拜見父王!”
“孩兒融月,拜見父王!”
這融月“父王”二字一叫出口,楚懷王知道心動也無濟於事了,於是想了想說道:
“自今日起,我賜你羋姓,你就叫羋月吧!”
羋姓乃是楚國的國姓,融月自此得了楚國公主的身份,叫做羋月,準備出嫁秦國。張儀隨後得了口信,於是一邊派人告知秦王和楚國聯姻之事,一邊回了魏國國都大梁。
楚懷王命昭滑領了十萬兵馬,以唐昧為副將,立即出征剿滅越國。昭滑是昭陽令尹最為看重的大將,對越國瞭解頗深,早就有徹底消滅越國的想法了。昭滑到了楚越之間,命唐昧帶了兩萬人馬向北協助防守齊國,以防止齊國乘人之危,在背後襲擊楚軍,他自己和屈原領兵直撲越國,意圖速戰速決。昭滑知道,一旦他和越國的戰事膠著,齊國必定趁勢而入,與越王無疆夾擊楚軍。
昭滑有備而來,早已對消滅越國有了周密而詳細的計劃和準備,因此大軍一到,打得越王無疆節節敗退。不出半月,昭滑已經盡收了長江南北,將越王無疆趕到了會稽山一帶。
越王無疆見大勢已去,遂上了聖山,欲求媚聖出手相助。越王無疆見了媚聖後立即跪拜道:
“聖姑救我!今昭滑大軍壓境,我已經走投無路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一女人,手無縛雞之力,如何救你?”媚聖不屑道。
“楚王早有滅越之心,今雖起兵在前,實屬無奈!若是越國消亡,聖姑亦無處安身啊!”
“哼哼!你自逃命去吧,我自有主張!”
“聖姑若是狠心置之不理,我┄┄我今日就死在這裡了!”無疆說著拔劍假意自刎。
媚聖好似沒看見一般,坐著一動不動。越王無奈,放下劍道:
“聖姑的本事,我是知道的,如若真的這般無情,也別怪我無義了!”
媚聖依然置若罔聞,無疆見她身旁僅僅站了一個看上去非常平常的女子,就對他的隨從侍衛使了使眼色,欲劫持媚聖。
侍衛們似乎沒看見一般,站著動也不動。無疆遂對一幫侍衛大聲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