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派人去請莊子,回來的人報告說莊子雲遊去了,不知身在何處。惠施仕途受阻,又見不到好友,心中更加悶悶不樂。
此時天下以秦國最強,齊、楚次之,正是合縱連橫愈演愈烈之際。張儀是連橫派的核心人物,蘇秦是合縱派核心人物,惠施也主張合縱。合縱就是弱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國,阻止強國兼併;連橫就是強國拉攏一個或幾個弱國,破除弱國聯盟,吞併另外的國家。當然,強弱也是相對而論,隨著時間推移,七國強弱更替經常發生,因此相互間時而聯合,時而爭鬥,並無定論。但總體來講,合縱主要針對秦國,連橫也主要是由秦國主導的破解合縱之法。
此時惠施已近古稀之年。惠施創立名家學說,一生事魏,為魏國作出了巨大貢獻,對魏王也是忠心耿耿,卻沒想到到了晚年本該功成名就之時,受人排擠責難,竟然無計可施,想到此處,心中不免萌生了退意。
這一日夜晚,惠施乘著月光明亮,暗香浮動之時在花園中踱步,心中惆悵若失,不免仰天長嘆一聲。
“爺爺何故嘆息?”一個年輕的聲音問道。
“毅兒怎麼還沒睡覺啊?”惠施一見是樂毅,笑著問道。
樂毅並非惠施的親孫子,而是惠施好友樂舒的孫子。樂舒是魏國名將樂羊的兒子。昔日樂羊帶兵攻打中山國,樂舒卻在中山國為將。樂羊施行緩兵之計,久久不對中山國進行攻打,魏國國內政敵於是誣告樂羊通敵。此時中山國國君殺了樂舒,並將樂舒的肉煮成肉羹送給樂羊,樂羊為表忠心,坐在軍帳內將自己兒子的肉羹吃了個精光。樂羊最終滅了中山國,卻仍未得到魏國國君的重用。樂羊的兒子樂舒死後,樂羊的孫子們樂池等人逃到了魏國,惠施收留了他們,之後樂羊的孫子生了樂毅。樂毅大約十四五歲,聰明好學,很受惠施喜歡,惠施對他如親孫子一般。
“毅兒剛剛正在讀書,讀得久了,出來透透氣!”樂毅答道。
“毅兒讀書如此用功,將來一定能夠成為一代名將,可惜爺爺老了,怕是難看到了!”
“爺爺老當益壯,一定可以見到毅兒出陣掛帥的!”樂毅喜歡兵法,也很喜歡惠施這個爺爺,他是真心希望惠施能夠活得久些,樂毅說完又關心地問道:
“爺爺可是在朝中受了張儀的氣,心中煩悶?”
“爺爺想起一件往事,那一年,魏國的丞相死了,魏王急召我來做丞相,我接到詔令後就立即起身,日夜兼程直奔大梁,一個隨從也不曾帶上。途中一條大河擋住去路。我心裡記掛著魏王和魏國的事情,結果過河時一失腳跌落水中。我不識水性,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正在這時有個船家趕來,將我從水中救起,才保住了性命。又想起你的太爺爺樂羊,因為被人誣告,不得已才吃了自己兒子的肉,卻仍未得到國君的重用,想到這裡,覺得君王難相伴,忠心常遭疑,不免有些感嘆!”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候!為將為相者若不遇明主,自然容易受到猜忌!他日我若為將,只事明主,不事昏君!”樂毅後來果然事於明主燕昭王,可惜在燕昭王死後,樂毅被他的兒子燕惠王猜忌,奪了兵權,出走他國。
“毅兒好志氣!”惠施說著,突然想起一件事來,於是對樂毅道:
“爺爺不做丞相了,和莊子一般雲遊四方,毅兒可願陪著爺爺?”
“好啊,好啊!毅兒最想到天下走一走,看一看了!”樂毅高興道,轉念一想,又道:
“爺爺不是當真的吧?”
“爺爺這把年紀了,豈會說謊?”
“如此豈不便宜了張儀!”
“爺爺年紀大了,丞相也做膩了,就是沒有張儀,爺爺又能做幾年呢?爺爺要培養出一個比張儀厲害十倍的人才出來!”惠施笑著說道。
“爺爺說的是我嗎?”
“毅兒果然知道爺爺的心!”惠施笑道,突然之間心情開朗起來,拉著樂毅的手道:
“走吧,進屋睡覺吧!”
惠施心中打定了主意,決定帶著樂毅去雲夢山尋找鬼谷子,並讓鬼谷子教授樂毅兵法。惠施與鬼谷子年紀相仿,昔日在稷下學宮與鬼谷子王禪打過交道,惠施覺得憑他一代宗師的身份和昔日的緣分,加上樂毅乃可造之才,鬼谷子是會收下這個學生的。臨行之前,惠施也不和魏王道別,只交待了家人,倘若魏王問起,就說他雲遊四方,找莊子去了。
幾日之後,祖孫二人帶了一個隨從,進了雲夢山。山雖不高,卻是峰巒疊嶂,雲蒸霞蔚,泉水潺潺,好似神仙之境一般。祖孫二人邊走邊玩,一路尋著鬼谷方向而去。到了鬼谷,見到一處房屋,門口有人,惠施上前問道:
“鬼谷子先生可在此處?”
“先前是在此處,就住在旁邊不遠,如今不在這裡多年了!”那人答道。
“如今到何處去了?”惠施失望地問道。
“倒不曉得!自商鞅之後,來求見先生的人絡繹不絕,先生煩了,故搬到他處去了!”那人又答道。
惠施一想也是,無奈之下又問道:
“先生居所何在?我是先生故交,乃遠道而來,可否容我等走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