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大軍掃清了邯鄲城的外圍,準備一心一意攻打邯鄲城的時候,城中的魯班門人和上下流派中人也已經準備得七七八八了。
秦軍攻打邯鄲城的第一日,發覺城頭多了一件守城工具,這種守城工具是專門為對付攻城雲梯而設計的巨大的砍刀。趙軍將特製的大刀固定在沉重的木樁的一端,木樁的另一端固定在城頭上,懸掛於城頭,士兵們拖動木樁上的鐵索,大刀就蕩了起來,從而砍斷了雲梯。秦軍剛剛架好了雲梯,士兵們爬到一半之際,巨大的砍刀直蕩而下,幾下就砍斷了雲梯,秦兵進攻受挫,死傷無數。事後秦人將此新式武器稱之為“蕩刀”。
王翦估算了蕩刀的長度,連夜命士兵們將鐵矛綁在雲梯上,加固了雲梯。到了第二日,王翦下令大軍繼續攻城,雖然蕩刀的威力有所削弱,但蕩刀砍不斷雲梯可以砍人,一到蕩刀的位置,秦軍士兵很難越過,蕩刀仍對秦軍攻城士兵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第三日,王翦打算加大進攻力度,先是使用投石車等遠攻武器輪番轟擊牆頭上的蕩刀,轟擊邯鄲城,再使士兵們登牆攻城。一日下來,雖然擊毀了不少蕩刀,但結果也只是兩敗俱傷。
第四日,王翦依法炮製,仗著人多勢眾,繼續加大了進攻力度,但邯鄲城頭上突然冒出來一種新式武器——油槍。油槍的製作極為簡單,就是將竹筒打通,在竹筒中灌入熱油,透過擠壓將熱油噴灑出來。熱油本是古代常用的守城必備物資,油槍提高了熱油的使用效率,大大節省了熱油,不但對攻城士兵直接造成了傷亡,而且淋於雲梯之上,使得攻城的秦兵手腳容易打滑,稍有不慎就摔了下去。
第五日,王翦一邊使用遠攻武器繼續轟擊邯鄲城,一邊派人在城門口叫罵,企圖引誘趙人出城對殺。秦人罵了半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了下午,邯鄲城中果然殺出一隊人馬來。
王翦遠遠望去,發覺對方人數不多,不過五千上下,於是命兩名都尉上前迎敵。兩名秦軍都尉帶著數千人衝殺過去,趙人迎面而上,王翦看得清楚,雙方皆是實打實的尋常對殺。然而一戰下來,秦軍兩名都尉逃回,數千人幾乎全軍覆沒,而趙人迅速收攏隊形,損失無幾。
“胡刀騎士,上將軍,趙人一定出動了胡刀騎士!”秦將楊端和在一旁道。
“蒙恬、王賁聽令!”王翦大聲道。
“末將在!”二人上前應道。
“你二人各領狼鷹銳士一千,準備迎敵!”王翦道。
當時秦國的狼鷹銳士、趙國的胡刀騎士和齊國的技擊齊士已然揚名天下,因此王翦在攻打邯鄲之際,問嬴政要了兩千狼鷹銳士,專門用來對付趙國的胡刀騎士。嬴政於是將這兩支特殊人馬分別教給了蒙驁之孫蒙恬,和王翦之子王賁統領。
蒙恬和王賁各領一隊狼鷹銳士到了陣前,王翦正在思索破敵之策之時,趙人突然鳴金收兵而去。王翦無奈,只得暫且作罷,準備明日再戰。
第六日,王翦親率大軍兵臨城下之際,遠遠望見趙人已經在城下等候了。王翦心中起疑,心想趙人竟敢主動出擊,當真以為胡刀騎士天下無敵了麼?王翦不敢大意,登上巢車一看,明白了怎麼回事。
王翦看見有一二百人立於一排排的趙軍陣前,一人一馬,一弓一矛,皆是赤膊上陣,無盔無甲。王翦明白了對方的用意,這一戰比的是硬功夫,拼的是勇氣,打的是士氣。秦人在邯鄲城外大罵趙人貪生怕死,是縮頭烏龜,不敢出戰,趙人因此來了這麼一出。
王翦在狼鷹銳士中選出了兩百名最強悍計程車兵,命一名不更帶領,準備應戰。一百多名狼鷹銳士也如趙人一般,盡皆褪去了盔甲,同樣赤膊上陣,單槍匹馬殺了過去。
這一戰毫無陣法戰法可言,比的就是武藝和硬功夫。雙方人馬交錯,箭器橫飛,戰場上塵土飛揚,戰馬的嘶叫混雜著勇士的怒吼,兵器的碰撞聲與戰士的慘叫聲接踵而來,過了一炷香的功夫,人馬慢了,聲音也小了,塵土漸漸落下。
與前戰一般,趙人以微弱的傷亡贏得了這一戰,場上的趙國騎士屹立不倒,而兩百名狼鷹銳士無一生還。
“上將軍,怎會如此?” 王賁疑道。
“定是趙人刷了奸計!” 蒙恬不服道。
“不錯,有太行山高人混雜其中!”王翦道。
“上將軍所言不差,前番出現的蕩刀和油槍聞所未聞,趙王定是請了高人來邯鄲護城!”秦將楊端和道。
“今日失了士氣,明日再戰!”王翦道。
到了第七日,王翦意欲一鼓作氣,繼續攻城,重振士氣,於是一早便率軍攻城。當王翦大軍兵臨城下之際,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趙人早已在城下布好了陣,等著秦人來攻。
王翦登上瞭望巢車仔細一看,趙人在城門前擺出了四個龜甲方陣,呈正方形排列,整個方陣後方有幾十駕不起眼的戰車,每個方陣約摸八百人上下。王翦前番吃了幾次虧,見四個龜甲陣距離不遠,知道相互之間有分合的變化,不知道對方何故將戰車置於陣後而非陣前,心中疑惑,不敢大意,仔細尋思著應對之策。
“官大夫秦鉞聽令,戰車營準備!”王翦一聲令下道。
“是!”秦鉞應道。
“騎兵營孫叔平、夏侯炎聽令!”王翦又道。
“末將在!”二人齊聲應道。
“你二人各領一隊隨戰車營出擊,輪番使用長矛遊擊,不得靠近!”王翦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