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鏡塵和晏舜受王詡所託,再次去了黃河岸邊,拜訪了神箭門洛雪掌門和上下流派的夏稞掌門。二人一進門就看見了王詡等人,高興之極,隨後向眾人簡單彙報了此行的經過。
“看來要想撈出九鼎,也只能如此了!”王詡道。
“夏稞掌門所說的方法,改道黃河,攔河取鼎,聽上去工程浩大,實際上是最好的辦法!”褚鏡塵道。
“河洛口一帶如今歸誰管轄?”王詡問道。
“歸屬韓國滎陽縣管轄!”呂不韋道。
“若是韓王不答應,我等也無法施工啊!”王詡道。
“九鼎神器,天下諸王皆鍾愛之!工程如此之大,歷時又長,怕是不易隱瞞,且神器終有一日要浮出水面,藏是藏不住的!”褚鏡塵道。
“即使有韓王支援,我等也難以將九隻大鼎運到崑崙高山之上啊!”晏舜道。
“世人皆言得九鼎者得天下,卻不知其中真相!不韋以為,可以借秦王之力取得九鼎,即使將九鼎置於咸陽,那有何妨?”呂不韋道。
“秦王窺視神器久矣,他若將神器據為己有,我等豈不是白費功夫!”晏舜道。
“秦王不過頂個名頭而已,他又不能將九鼎吃下肚子!再說老秦王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也過不了幾年,他日安國君繼位,不韋可以請華陽夫人出面說動安國君,再將九鼎運往崑崙山!”呂不韋道。
“華陽夫人怎肯聽你勸說?她就一定能說動安國君嗎?”晏舜疑道。
“安國君仁厚,且十分寵愛華陽夫人,華陽夫人乃媚門媚靈,聽命於媚主思煙姑娘和媚聖貼心大師,自然會相助師父!”呂不韋道。
“此言有理!放言天下七國,唯有秦國可以為九鼎保駕護航,如果以秦王之名取得九鼎,一切就容易多了!”王詡道。
“如果九鼎置於咸陽,再由神箭門人看護,也十分安全,秦王的確也只是頂個名而已!”褚鏡塵道。
“我原本打算將九鼎打撈出來後置於猴山,交由神箭門人看護,此時想來反而不妥!神器令天下諸候窺視,果真放在猴山,神箭門人反受其害,倒不如放在咸陽安置妥當!”王詡道。
“過幾日我就回咸陽去跟老秦王講,他不會對九鼎置之不理的!”呂不韋道。
“如此好大的工程,有秦軍數萬士兵參與再好不過了!”褚鏡塵道。
“那就暫且這麼定了!”王詡道。
王詡本打算打撈出九鼎,解開崑崙之謎後再終極歸隱,故而和田單再次來到了大梁,希望藉助正濟會、神箭門和上下流派門人的力量,完成在塵俗中的最後一個願望。當日晚間,呂不韋將王詡、田單和魏繚請到了他在大梁的家中過宿。呂不韋思來想去,覺得不宜再隱瞞師父了,還是將他藉助秦國的力量助兒子嬴政奪取天下的計劃告訴了王詡三人。
王詡靜靜地聽他說完,皺眉道:“政兒天生王者,能不能得天下也是天意,你又何必多此一舉?”
“你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將來這天下究竟是姓嬴還是姓呂呢?”田單道。
“夸父族突然消失,弟子一時心急,也是機緣湊巧才出此下策!”呂不韋道。
“借秦取得天下,倒也算是順風行船,勝算大增,只是有些不光彩!”魏繚道。
“王者一生下來你就給他抹黑,叫他將來如何君臨天下?如何使天下人信服?”王詡道。
“師父莫急,此事尚有迴轉餘地,眼下政兒還在弟子身邊,隨時可以恢復他的姓氏!”呂不韋道。
“如果你現在恢復他的姓氏,你就與秦王室結下了深仇大恨,政兒還沒有起步,你就給他樹立了一個強大的敵人,今後你父子二人如何在天下立足?政兒叫了嬴子楚三年的父親,嬴子楚也認定了政兒是他的兒子,你讓政兒將來如何面對嬴子楚?這其中又增加了多少變數?果真將來嬴子楚繼承了王位,你父子二人又與他結仇,以秦之實力,政兒要取天下必定血流成河!”王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