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斜了一眼功利心很強的韓先生。
他當初選韓先生當幕僚,看中的便是韓先生野心勃勃,可以帶動一下康王府的氣氛。
可現在,他覺得韓先生有些過於不擇手段。
“韓先生,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想讓我藉著明日沈家去靜嫻府上的時機,一併去露個臉,但是,父皇已經敲打過我,嫻郡主府是嫻郡主府,康王府是康王府,嫻郡主是嫻郡主,我是我,父皇去,還有合理的藉口,我去的話,純粹是上趕著去拿熱臉貼冷屁股。”
此話一出。
韓先生面色大變,連忙拱手致歉。
“王爺,是我考慮不周,此事確實是有失禮數,我以後會注意的。”
嘴上說得恭敬,但韓先生心裡難免著急。
康王最大的助力,便是能夠在陛下面前得寵,又與寧皇商和沈家交好的嫻郡主。
如今嫻郡主被陛下當作單獨的個體對待,不讓康王府沾邊,說明什麼。
說明陛下根本不看重康王府,或者說,最後皇儲之爭誰勝出,在陛下看來,都不能影響到嫻郡主。
韓先生有些後悔,當初為何沒有選擇跟在嫻郡主身邊,而是選擇了在康王這裡效力。
“韓先生,本王覺得你最近太忙太累,該歇歇了,正好靜嫻那裡缺一個管事的,事情輕鬆,不如我向她舉薦你一番?”
康王又不傻。
有些事他只是不想去做,所以乾脆不想,但這不代表他看不清手底下人的私心。
韓先生知道康王是不滿意他剛才的表現,可因為他是康王府老人,必須妥善處置,才能服眾,便趁勢提議:“王爺,不如我去郡主那裡給她當參謀?”
“靜嫻有她自己的主見,我可以舉薦,成不成,就看你表現了。”
康王的話,讓韓先生十分滿意。
在韓先生的認知裡,嫻郡主頭腦簡單,十分好拿捏。
離開康王府,雖然可能會少了一個從龍之功,但康王都樂得將他送人,那也沒有什麼好留戀的。
成為嫻郡主的左膀右臂,以後得到重用的可能性更大,再不濟,嫻郡主府的待遇,也比康王府要強。
康王府如今的進項,大部分還是靠著嶺南的硝石礦,隨著人員增加,開支也跟著增加,但韓先生的待遇並沒有提高,這也是韓先生著急讓康王鞏固勢力的原因所在。
有勢,才有更多的機會財源廣進,繼而更有勢力。
但康王心思過於單純,這種事說得淺了,如隔靴搔癢,說得深了,只會覺得俗氣。
還是先去打通嫻郡主那邊的關係,再助康王府逐漸得勢,才是獲得成功又能不負初衷的最好捷徑。
韓先生毫不留戀地準備打包走人。
當康王知道韓先生的表現時,並沒有怪罪韓先生的意思。
人的志向畢竟是不同的。
但他還是忍不住捫心自問,自己到底會不會御下之術。
“為什麼晉王府能留得住那麼多人,哪怕晉王一時失勢,依舊不離不棄,反倒是我身邊,原本聚集的都是想要經國治世的賢才,最後卻離我而去呢?”
康王不明白。
他自小所接觸到的人群,以及所接受的知識,都無法幫助他解開這樣的疑惑。
身邊的幕僚,也都是出身寒門,別說御下,能夠跟著他吃苦,剋制住生而為人原本貪圖享受的慾望,他都覺得了不起。
這個難解的問題,他得不到答案,也不知道該往何處尋找答案。
“這大概才是我和晉王決定勝負時,真正的差距。”
康王思來想去,決定去找兒子們聊一聊。
由於康王府得到重視,他的兒子們不必像他一樣,擔心哪日去上書房的路上,遇到驚馬摔成重傷,然後整日龜縮在府上不敢出門,有了去上書房求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