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包括貢獻了自己為數不多的幾個口罩,因為這個事兒,許爸還被問縣官方公眾號給作為典型人物給報道了一下。
據說稍後還有升職加薪評獎什麼的,其他村的村醫看的一臉懵逼,因為這些事兒他們也幹了啊。
明明大家都是村醫,憑啥就獎勵你一個啊!
反倒是許爸對此表示非常淡定,他都習慣了。雖然說大家都是村醫,可是誰讓你的兒子不叫許陽呢?
我兒子上前線了,你兒子上前線了嗎?哦,也上了啊。那你兒子也不叫許陽……頂多叫徐原。
現在許爸沾自己兒子的光,沾的那叫一個理直氣壯,氣勢長虹,牛逼轟轟的。
還有宣傳他的那篇公眾號文章,許爸也是三天兩頭就轉到自己的朋友圈和各種群裡,轉發之後,他還要再來一句受之有愧。
真的是超級欠揍的啦!
其他人雖不敢明說,但也紛紛腹誹。腹誹之後,大家也不禁心生嫉妒,怎麼自己就沒生出這麼好的兒子呢?
群裡的那些人是越想越氣,然後就又都回去罵自己的兒子了。
反正現在大家都被關在家裡,正好看自己兒子不順眼呢。
今夜,不知道有多少兒子流淚到天明!
其實這事兒吧,還真不是許陽的功勞,而是張可的。為什麼呢,現在縣裡的這些新媒體宣傳工作都是外包出去了,而外包的公司就是張可他們的。
這篇文章就是張可讓李晴寫的,你說呢!
所以那幫人罵自己兒子是罵錯了,不對,也沒罵錯,誰讓他們兒子找不到這麼牛的兒媳婦呢!
至於許爸的親家張三千同志,依舊在家裡研究他的網紅美食,現在已經進階到貓耳朵的製作了。
只不過張三千同志製作出來的是死亡版本的,可這並不妨礙他的熱情。
疫情慢慢趨穩,大家也沒有最初的那樣恐慌了。該吃吃,該喝喝,就是外面還有許多門店沒有開業,也還有很多人窩在家裡辦公。
還有盼著開學,卻越盼越長的苦逼學生了。當然了,在這個許多實體行業都深陷泥潭的時候,線上的行業倒是異常的興盛。
尤其是網課行業,更是呈井噴式的增長。連網路行業,那些專業一點的醫療文都在這段時間訂閱暴漲。
(小聲逼逼,我特麼就是沒趕上好時候,當時還有抗疫徵文呢。本來還能沖沖獎,現在風頭過去,三天兩頭螃蟹一下。)
外界的變化,其實處在風暴中心的醫護人員,瞭解是不夠深刻的。
他們還是非常緊張的,眼裡也只有病人和病情。只是現在的他們,也在心中稍稍緩了一口氣了。
新補充進來的醫護人員很多,許陽也不用再像剛來的時候那樣沒日沒夜地忙了,他終於能在晚上八點半下班了。
許陽回到住處,還能給張可打個影片,給父母通個電話。
到不是許陽不想給父母打影片,而是張可不讓。因為看到許陽那瘦得脫相的模樣,張可是真不敢讓許爸和許媽看見啊。
許陽才來前線多久啊,許爸和許媽看見又該要多麼的擔心和心疼。而這種擔心,張可不希望許爸和許媽這麼早就負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