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房裡面是小倉庫,最盡頭的一個小房間是實驗室,在外面一間房是煎藥的製作房。
許陽走進來就聞見了濃重的藥味,還有濃濃的蒸汽,這裡還在煮著藥呢。
一排排的藥櫃放的整整齊齊,藥櫃上面標註著各類中藥的名字,按照分類排放,有條不紊。
與別的老藥房不同的是,他們全是用卡片塞在抽屜外的小名片框裡的。其他老藥房是用白字寫上去的。
原先明心分院的藥房的藥物排放是按照一般排列的。後來老農來了之後,就全部按照性狀和功能,還有方劑來分類,你要是對中藥不夠了解,你找都找不到在哪兒。
那段時間可讓藥房這邊人掀起了一股子重新學習的大浪潮,現在來的這些實習生,老農可不是單純讓他們試藥,更是要教導他們的。
這些實習生都是要抓藥的,也一樣是被折騰慘了。沒人沒夜地背誦藥性解,又在研究各家的論述,還有湯頭歌,背配伍。
因為老農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各一段時間就會把這些藥物重新按照別的邏輯排列的,比如今天是按照性狀放的,味辛的放在一起,明天就按照效能來歸類……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別人家的藥房都是寫字上去的,而老農這邊是塞卡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方便換位置啊。
這些藥也不是亂排的,而都是按照知識點排的,但你知識要是不夠紮實,你真是連藥都找不到的。
現在明心分院一天得看多少病人啊,你要是抓一副藥抓半天,那你等著被藥房大姐給撕吧撕吧剁碎了吧。
老農這招可真夠損的,但是真的很有效,這群小子來了才幾個月啊,記住的都比他們之前幾年加起來的都要多了。
許陽看了看這些藥櫃,搖頭有些感慨地笑了笑,然後他找老農,卻一直沒看見。許陽皺了眉,也不知道老農去哪兒了。
突然間前面實驗室裡響起了一陣機器旋轉轟鳴聲。
許陽怔了一下,機器在磨藥粉啊。
許陽加快腳步,去了那邊。
老農果然在實驗室,老農盯著面前旋轉的機器,只留給了許陽一個孤獨和倔強的背影。
許陽本來想上前的,但是看見老農這樣的背影,他一時間又有些躊躇。
過了稍頃,老農把磨好的藥粉拿出來,又從旁邊拿了一個泛著鋥亮的光的圓形竹匾。老農先舉起了,對著窗戶看了看,確認竹匾細密平整之後,又把水倒了上去,抬起來看看,確認不漏水。
許陽在後面看的一愣,老農這是打算做什麼?做水泛丸嗎?還是老手藝。
中藥除了飲片熬湯之後,還有便於攜帶的丸散膏丹,這個丸就是用中藥磨成細粉,再加水做成水泛丸。當然了,還有用蜂蜜做的蜜丸。
以前這可是老藥工的一門手藝,做這個非常要技巧的,你不苦練個好幾年,根本做不到。而現在都已經是機器做了,年輕的藥工也不學這個手藝了。
還有個原因,就是竹篾匠現在也基本見不到了。
老手藝是要配上手藝高超的篾匠的,竹匾一定要細密平整,摸上去光滑,倒上水都得滴水不留。
用來刷水和丸子的工具叫筅帚,生活在農村的同學見過,就是竹子做的鍋刷,刷過水用的,飯店裡也還用竹子鍋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