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山主任說道:“就是非典時期。”
丁師姐不解:“非典?”
童山主任點點頭,回憶道:“那還是當時我們老大,也是我們醫院中醫的大內科主任帶著我們抗擊非典,那個時候我們常常作為主力搶救病人的。”
許陽露出了微笑。
丁師姐也道:“那你們老大很厲害啊,是哪位醫生?我怎麼沒看到他?”
童山主任說:“他在非典之後就申請調走了,都十幾年了,哎,他叫什麼來著,名字我還真一下子掉到肚子裡面去了,就記得他是個胖子。”
許陽:“……”
……
病人的治療方案還是沒變,按照原先那樣,繼續用開道散和前方。
而後,病人情況逐漸得到緩解,每日可進食煉乳和藕粉,共十次左右,每次一茶杯,而後逐漸可服用流食。
許陽也回去繼續參加研討了。
許陽其實不是籍籍無名之輩,高老那麼高調地把許陽推上那麼高的位置,中醫界已經沒人不認識他了。
而許陽的那些經典醫案也早在網上流傳,只是大家沒有親眼所見,所以有很多人是保持著不信任的態度的。
就比如這個南老頭。
而在這次研討會上,許陽又展示了一把。
而這一次,大家是真真切切看見的。
許陽的急救措施和當時的情況,也很快就傳到了研討會里。
還是跟之前的開道散一樣,許陽開的方子不是說妙到巔毫,這個世界上沒有第二個人開的出來這樣的方子了。
不是的,在座的這些專家,除了那些來見世面打醬油的之外,所有人都開的出來,也都知道如何取穴救急。
但是,知道和能做到是兩碼事。
許陽能在那麼危急的時候,能在短短一兩秒鐘就制定出治療方案,還能開出來極簡又有速效的方子。
這份膽氣和魄力,是其他人不具備的。
換句話說,面對這樣的情況,膽氣、魄力、醫術、經驗,缺一不可,缺少了一個,病人都沒法脫險。
你要不就是交給西醫去治,要不就眼睜睜地看著病人去死。
而這才是大家心生佩服的地方。
所以這一次許陽過來的時候,好多人的眼中都帶上了敬意,至少高老也沒胡亂捧許陽,這個年輕人還是很有幾分本事的。
連南老也不去跟許陽抬槓了,而是自己老是在想些什麼,老頭兒時常陷入沉思。
接下來的研討,也開始在研究一些具體案例了,甚至還邀請了一些病人來到會議現場,讓諸位專家進行討論和診斷。
許陽接診的這個患者也是案例之一,只是一直沒有輪到講這個病人的情況,也有好些人等得心慌,去問主辦方,主辦方的回覆,也只是在安排當中。
這種含糊其辭的回應,也讓大家心生疑竇,是不是壓根就揭過這事兒了,因為這個病人註定是治不好的,為了避免許陽尷尬翻車,所以主辦方乾脆不提了?
這又讓眾人議論紛紛了。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