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病人在經過許陽的救治之後,也慢慢恢復了過來,情況終於穩定了。後來,許陽也得知了他們的情況。
這對夫婦之前還有個兒子的,快二十了,結果得了癌症,到處治病,借了很多錢,只是最後也沒能把性命保住。
中年喪子,確實悲慘。
然後他們還有那麼多債務要還,他們又不是特別能賺錢的人,所以到現在都沒還清債務呢,日子自然過的非常拮据。
至於現在的新農合,雖然一年只需要400塊錢,可是他們連這個錢都不捨得交,不管村裡幹部怎麼做工作都沒有用。
生病了,也是強挺著,再不然就是去山上挖一點草藥,或者去村醫那裡配最便宜的藥,畢竟他們連醫保都沒有。
明心分院這邊的人也是紛紛嘆息,感慨這對夫婦實在是太難了。
許陽在辦公室裡坐了很久,他又想起了當年他在系統那頭在靈石從醫的日子,那個年代的西部山區農名比他們更窮更慘。
許陽也經常是翻山越嶺給他們治病,每次都是力圖用最短的時間給他們治好,因為這些窮人真的不能病倒太長時間,要不然家裡要垮掉的。
許陽也常常贈醫施藥。
原本以為現在經濟發展很好了,更是基本全民覆蓋醫保農保了,可不幸的個體卻還是比比皆是。
許陽嘆息不已,就讓葉老每日給他施針兩次。施針的這個費用,就免了,就不計入在內了,就當做是教學示範了。
所以每次葉老去施針的時候,總有一大群學生跟著,這就是傳承基地的教學案例了。然後許陽的方子也開的儘量簡單省錢。
本來住院的病人除了籤協議,還要前前後後做各項檢查的,這是明心分院為了規避法律風險。
至於這兩口子,只讓他們簽了協議,就不做檢查了,因為許陽看看他自己也不打算開什麼猛藥,所以就給人家省點錢了。
病人住了四天,就能起床了。雖然還沒恢復,但他執意要出院。許陽也就不攔著了,只是給他開了一些的善後的方子。
然後讓他定期過來檢查,也可以每天過來給葉老當教學工具,這樣的話,還能得到免費的針灸。
其實醫院的教學案例很多,所有病人都是案例,所以這些都是要收費的。而給他們,只是找了個由頭,不收錢罷了。
哦,這件事是葉老主動提的。
葉老高風亮節,心懷慈悲。
其實這也是針灸的優勢,這真的是把中醫簡便廉驗發揮到極致的一門技藝。
丁師姐在其後也來到了明心分院,每週坐診三天,然後去嶽山的診所坐診三天,再休息一天。
丁師姐還沒來上班呢,杜月明就已經樂顛顛地拿著報告去找領導做彙報了,杜月明的三寸不爛之舌又要過分勞累了。
再後,針灸科就成立起來了。
丁師姐擔任針灸科主任,葉老是特聘專家,除了他們這兩位之外,還有另外一位普通擅長的針灸的醫師。得,針灸科目前就這麼三個人。
傳承基地的針灸傳承科目也正式成立了,原先葉老是教大課,接下來他跟丁師姐就要帶小班,教那些有天賦的針灸傳人了。
明心分院,一片熱火朝天。
……
“哈嘍,小夥伴們有沒有想我?”騷氣十足的聲音傳來,惹得病人們頻頻側目。
在門診大廳裡的護士扭頭看去,就見一個戴著墨鏡的大騷包站在哪裡跟她們嬉皮笑臉地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