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主任則是去許陽那邊拿了尋吳生寫的治療方案,他看了看問:“所以你以銀翹散為主治療?”
尋吳生又理了理自己的一頭秀髮,然後說:“沒錯,患兒表邪未解,所以肺衛不宣,熱不得越,因此才會這麼嚴重。”
“所以治療方案應當要選用清宣透表之法,選用銀翹散加味主治,應該是能看到不錯效果的。”
兒科主任皺了皺眉。
尋吳生有些嘚瑟地看著許陽,他說:“許陽醫生,怎麼樣?你還要有什麼要說的嗎?”
帶隊老師用怪異的眼神看了一眼尋吳生,然後他把許陽寫的方子也交給了兒科主任。
兒科主任接過來一看,頓時一怔,然後他詫異地抬頭看想尋吳生。
尋吳生皺眉道:“幹嘛?看我幹嘛?他寫了什麼?”
兒科主任道:“也是以銀翹散為主治療。”
這話一出,全場頓時譁然。
沈玉言臉色凝了凝,一下子就又回到了昨天感受的痛苦中去了。
尋吳生也不禁萌生出跟沈玉言相同的困惑,你特麼是用寫輪眼了是怎麼著?
兒科主任審視著許陽的方子,他小聲道:“只是你們倆在方子的配伍上卻是有所不同。”
又是這一出?
尋吳生有些沉不住氣的走上前去,直接站在了兒科主任旁邊,看許陽的方子,他的眉頭頓時也皺了起來。
其他人也好奇的緊,但也沒好意思站起來去看,只是心裡癢癢的。
許陽則是出聲道:“剛才你分析病情分析的很到位,辨證是正確的,開的方子也沒有太大問題,應該吃個三劑左右,這孩子就能出汗減熱了,到時候就能再調整用藥了。從療效上來說,還是很不錯的,路子沒走錯、你很不錯!”
尋吳生更膩歪了:“我特麼用你誇我?”
許陽也不甚在意,只是笑笑,他接著道:“只是你的方子的配伍還是稍稍有些不足,病人病程已久,風熱久羈,表氣鬱閉,所以要多加辛散的藥物。”
“你只守了原方,效果不會那麼強的,我又另外加了殭蠶和蘇葉,配合牛蒡根一起使用,辛以散風。”
尋吳生頓時眉頭大皺:“蘇葉,這是辛溫的。”
他剛剛還聊過這個問題呢。
兒科主任也看向了許陽。
許陽則說:“不是完全不能用辛溫之物,但主要要看怎麼用,取其辛,而去其溫,自然可用,我在方子中又加入了黃芩3g,其苦能清熱,其寒能剋制蘇葉之溫性。”
“況且蘇葉味辛,入手太陰肺經。有降衝逆而驅濁,消凝滯而散結之效,對於患兒的肺炎是有效的,其辛又能發散又能驅風。為何不用?”
尋吳生被說的一滯。
許陽又對兒科主任道:“你之前在方子裡面加入生薑主要是想借其辛用意發散和驅風,同時其藥入肺胃,想要調和肺胃吧?”
兒科主任趕緊點頭,沒錯,他之前就是這麼想的。
尋吳生又皺眉看兒科主任。
許陽道:“治病呢,不是說不能面面俱到,我們應該是要考慮周全的,但是一定要分清重點,你的生薑加的就屬於不分重點了,現在階段的重點還是在於透表理肺。”
“像我在後面又加入了杏仁和苡仁,杏仁3g,苡仁6g,這二者藥可以理肺祛痰,同時苡仁可以健脾祛溼,補土生金。不是說完全不能調和肺胃,關鍵要看怎麼用,治病之時謹記護衛胃氣,是很正確的。”
兒科主任深以為然地點點頭,對嘛,他也是這麼想的。
許陽前面也仔細地分析了他們之前的方子,其實他們這邊水平也還是不錯的,考慮的也很比較全面,但是最要緊的這個重點他們沒把握住。
就跟尋吳生說的那樣,他們過於分散了,所以才導致見效不佳。許陽是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在打,順帶手兼顧其它,所以許陽的方子效力是很專注的。
而他們用藥的效力就分散了,以至於錯失良機,再加上病情比較隱蔽,弄得他們越治越懵逼。
許陽道:“像竹葉、葦根涼而能透,桔梗為肺經引藥,豆豉發揮鬱熱,這都是銀翹散的作用了。以銀翹散主之,這才是效力專注的地方。”
兒科主任知道對方在指點自己,而言用詞也比較委婉,他認真地點點頭:“受教了。”